視頻剪輯來源:哈佛大學Tony Wagner教授在WISE2014峰會演講——《創造力,教育的核心,怎樣培養出下一個喬布斯》短片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哈佛大學的Howard Gardne教授認為:理想的學校就應該像兒童博物館,給孩子上課的,應該是各行各業真正的專業人士。這樣的好處是,這些專業人士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在真實的世界探索和解決問題,他們教給孩子的是真正實用的知識和能力。
美國加州圣地亞哥有一所創新學校HTH(High Tech High)就已經開始實踐這樣的“兒童博物館式”的教學了。這是一所特許學校,特許學校是經由州政府立法通過,特別允許教師、家長、教育專業團體或其他非營利性機構等私人經營公家負擔經費的學校不受例行性教育行政規定約束,是一個以PBL著稱的學校。
?自2000年HTH高中部在美國加州圣地亞哥成立后,目前共有3個校區,13所學校:4所小學、4所初中,5所高中。
這所學校的建立可以說是在美國進行的又一次教育改革的大膽嘗試。HTH拋棄了加州的課程標準,放棄了考試為目的的分學科教學體系,跳出了只雇傭師范學院專業教師的局限,徹底采用項目制跨學科學習。在這所學校里,沒有教科書、沒有上下課鈴聲、沒有考試,孩子們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選擇的特定項目,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覽廢寢忘食。
HTH教學結構圍繞著四個原則,個性化教學,與真實世界聯系,適合的思維訓練、教師即設計師。這些原則據定了學校的組織,包括規模小、設施開放、個性化、注重綜合性和項目的學習,以及學生作品的展示和展覽。
以個性化教學與真實世界聯系
HTH沒有考試,所以就沒有考試成績可以向家長報告,每年一度的展覽就是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展覽內容就是孩子們進行的項目,可能是一本書、一個話劇、一架飛機、一幅畫或是一個機械裝置,雖然是老師設定的項目,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著極大的自主權。
這個展覽會對全社區的人們開放,因此,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項目能夠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現。
學習的意義從此變得很真實,不再是一個標準化測試來評判孩子的學習,而是觀展人會如何評價孩子的作品;真實世界的工作成果其實也是相同的評價標準——你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另辟蹊徑后的殊途同歸
?當下社會對于學校教育模式成功的評判標準是成績和錄取率,而HTH用了兩個數據來說明為什么他們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一個是HTH學生的平均成績比地區平均水平高出10%,另一個是HTH學生的大學錄取率是98%。
父母們通常擔心的就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上不了大學,HTH就告訴父母們,雖然是在這樣一所沒有教材、沒有考試、沒有上下課鈴聲的學校里,孩子一樣可以取得好成績,一樣可以進入大學。
教師即設計師
HTH采用“項目制學習”方式,讓孩子主動參與,讓學習自然發生。孩子們為了完成自己的項目,需要主動查閱資料、主動協作、主動嘗試,老師最核心的作用是課程最初的“項目設計”,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引導和協助,這就是“兒童博物館”最核心的教育理念,給孩子一個環境和任務,讓學習自然發生。因而在“兒童博物館”里從來沒有看到過厭學的孩子。
獨特的教師選取方式
學校成立了教師學院并提供教師培訓,教師每年接受考核決定是否能夠續簽。HTH的老師有一半不是職業教師,很多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受教育改革的感召來到這里任教,學校為此成立了教師學院,給這些半路出家的老師提供教師培訓。
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加入HTH的教師隊伍,申請者需要參加為期一周的培訓,培訓結束考核合格的人可以與學校簽訂一年的教師合同,教師每年接受考核決定是否能夠續簽。只要當上了High Tech High的老師,那間教室將成為自己的舞臺,沒有考試分數的要求,也沒有課程標準的限制,老師要做的,是必須想方設法調動每一個孩子的自主學習熱情,去完成學習項目。
基于教育公平的學生錄取
HTH是在保證教育公平基礎上的教育模式的成功。HTH作為公辦特許學校,學校的學生是免費入學的,政府會給學校補貼,因為學校名額有限,而報名人數很多,因此學校的錄取方式是在考慮郵政編碼、男女性別比例的基礎上隨機抽取學生,以保證教育機會的公平,這種錄取方式的結果是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差異很大、學生曾經的學習成績差異很大、甚至曾經出現過有個別孩子在高中入學時都不認識幾個單詞。
High Tech High其獨特創新的教育模式正在教育領域進行創新和顛覆。齒輪梨也一直在致力于教育創新,在STEM基礎上首創的STED(科學、技術、工程、設計)教育體系,被國家教育部主管的CEEIA評為“2017年中國優秀創造教育課程體系”,并榮獲“騰訊2018年度科技領先教育品牌”,為國內創新教育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