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知道橘子洲因為偉人毛澤東以及《沁園春·長沙》而聞名,還是因為有了湖南、長沙才有了偉人毛澤東。我沒有遠游的經(jīng)歷,所以感謝作者能夠把自己游學經(jīng)歷整理出來,向大家分享。
重游橘子洲
屈建修
我游橘子洲算三次吧,第一次已是好多年的事了。那次的游玩是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讀著主席的《沁園春·長沙》讓我感慨良多。回到酒店我仿寫了一首《沁園春·長沙》表達自己對中華文化的以及當時社會風氣的憂慮。“細雨臨秋,游人來去,萬緒千頭。幸步移環(huán)島,梅園翠竹;橘香沿海,碧水清流。遠目云空,湘江浪涌,俗子前行敬道由。尊容拜,自悄然一問,氣短神浮。 興同賢妻今游,聞多處笙歌鼎沸稠。嘆玉心留影,詩詞半句;凝睛點指,筆墨蒼遒。萬仞群山,黃河兩岸,庸者封官自為侯。忘古訓,待遺音丟字,何以飛舟”。
第二次只是經(jīng)過。帶著妻子的外甥,也算是讓孩子多多長點見識。這次是第三次,是和妻子一起游橘子洲。很早就重溫了橘子洲的歷史沿革。洲成于晉朝永興二年,水流沖擊沙石堆積而成。原四島,清時為三島,遠望為一,實則為三。今天的橘子洲已形成一長島,分上中下三洲。以盛產(chǎn)美桔而得名。春夏秋冬景色宜人。是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1904年州上建有英國領事館。
1925年,主席從廣州回到湖南,深秋時節(jié)重游,寫下了《沁園春·長沙》,至此,橘子洲名揚華夏。其24歲的《心之力》的文章,思想更是杰出而深遠。1950年,主席和總理作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聯(lián)“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對仗工整,妙趣橫生,形象生動,回味無窮,也彰顯了二位偉人博大的家國情懷。
1960年至2004年,經(jīng)過幾十年的改建及擴建。已更名為長沙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橘子洲景區(qū)。橘子洲頭,地廣江闊,橘子洲尾,水凈沙明。堤岸圍砌石欄,垂柳護堤。有洲頭頌橘亭、漢白玉詩詞碑、銅像廣場、藤架廣場、毛主席暢游湘江紀念點、攬岳亭、枕江亭、盆景園、大門廣場等等景點。一個琵琶幽音、翠綠盈盈、水流舒緩,清香怡人的佳境。雖為人制造、但如天來。
一大早起來,開車通過湘江大橋入通道進橘子洲,幽幽靜靜的,游客只是我們?nèi)耍h處有三三兩兩的清潔人員,早晨的空氣是清新的。由于雨季水漲,望江道已禁止游人通行。沿著環(huán)州道慢慢地走著,宛如行走在水墨丹青的畫卷里。本該是向洲頭前行,不知是因為翠茵芳香的誘惑,還是方向感的原因,三人徑直朝州尾走去。妻子提醒,反轉回行。花草十里湘江路,路邊細草柔柔,晨光映射在江面波光粼粼,水有些混沌但隨波移動的樓臺倒影,搖曳的柳枝猶如動漫,一幕一幕在眼前成像。聽著濤聲,我們回到了停車的地方,簡單吃了點早餐,等候著8點上班坐游覽車方式旅行。
妻子帶著外甥坐游覽車走了,我獨自坐在小吃店門前的長凳上。思緒跟著他倆也開始了重游。
橘子洲的美不必過多的筆述。記憶猶新的是主席青年時代的巍然屹立、莊嚴靜穆的巨幅藝術雕塑。這里是和偉人近距離接觸的地方,也是留影拍照的好地方。繼續(xù)朝前行,便見巨石篆刻“指點江山”四個鏗鏘有力的大字。此處沒有人不至足,沒有人心潮不澎湃。默默吟誦主席的《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更是讓人心情激蕩。橘子洲的景色讓人向往,但因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更讓人神往。
妻子和外甥回來,我重游的思緒回到原點,由于回家的路還很遠,沒有過多的交談,我們整裝,開車駛向回家的路。
太陽已高高的掛在天空,湘江已有了“半江逼逼半江紅”的畫面。遠處的岳麓山在陽光下蒼翠而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