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輔元寶 是金朝開國皇帝金太祖(阿骨打)鑄造的方孔錢幣。鑄于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2年)。從歷史來看,金朝銅礦缺乏,早期財政錢幣緊缺,主要使用宋錢、遼錢,而當朝錢鑄量很少,故至今遺留極其罕少。
天眷,作為年號,天眷是金熙宗的第二個年號。金熙宗使用天眷這個年號一共三年(公元1138---1141年)。
金熙宗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9)鑄,篆書折五型大錢,舊譜無載,僅見,另有皇統元寶。
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是金代衛紹王完顏永濟崇慶年間所鑄
金代衛紹王完顏永濟,至寧元年(公元1213)鑄造。存世僅有一枚折五型銅錢孤品,書體與北宋崇寧小平楷書相似。珍罕無定價。
貞佑元寶小平、通寶折三 金宣宗完顏詢,貞祐年間(1213-1217年)鑄,并配合貞佑鈔發行。錢文楷收直讀,有平錢、折二、折五三種。 光背無文。另鑄有“貞佑元寶”錢。
中統元寶篆書 元·世祖中統年間(1260-1263)鑄,存世極罕,為中國古代錢幣五十名珍之一,中統元寶有楷、篆兩種書體,為對品,其中篆書錢更缺稀。
大元國寶光背 元朝鑄,大元國寶形似折十,面文篆書對讀,“大元”為國號,此錢應屬紀念幣性質,銅錢存世極為罕少,非常難得。
窻國通寶或叫窗國通寶,窻國是欽察汗國(金帳汗國)的簡稱,是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建立。
元末起義軍徐壽輝天啟年間(1358年)所鑄。俗稱“徐天啟”。其錢有三等幣值,分小平、折二、折三;“天啟通寶”錢的制作十分精美,其錢體厚重足值,銅質精良,形制仿元朝至正錢,惟背平素;其錢文楷書對讀,“啟”字首筆與二筆相連,與明天啟文字有別;其書法端莊遒美,極具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