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注意】電視中引用名言經常讀錯的字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此處應該讀lè,往往誤讀成yuè。不僅談話節目中嘉賓讀錯,主持人也容易讀錯,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讀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yuè乎”。 參見《咬文嚼字》編輯部所公布的《2008年十大語文差錯》。
【釋義】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現在這句話經常被用以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參見《咬文嚼字》編輯部所公布的《2008年十大語文差錯》。
2、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
意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5、德不孤,必有鄰。
所謂“德”,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會感到孤單;就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為什么呢?孔子說,這是因為“必有鄰”。從字面上來理解,“鄰”就是“鄰居”。我們知道,在生活中鄰里關系是人們接觸最多、也是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