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三門峽市高速交警支隊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2019年12月15日19時許,因雨雪道路濕滑凝凍致連霍高速K795北半幅前麥王溝大橋小車道(約1.5公里范圍內)連續發生多起交通事故,造成3人受傷。夜晚視線差,現場5名司乘人員因不了解所處路橋情況,驚慌中急于逃生避險,翻越墻式護欄意外墜橋死亡。
事故發生后,三門峽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調集高速交警、高速路政、應急救援、120急救中心等單位趕赴現場進行搶險救援,并協調陜州區政府組織村民在橋下開展搜救。23時,現場清理完畢,23時55分,事故現場滯留車輛放行完畢,北半幅大車道恢復正常通行。目前,事故具體原因調查和善后工作正在進行中。
如何應對高速車禍,既能警示他人,又能保護好自己呢?
看看老司機怎么說:
有車的人越來越多
路上行車難免發生磕磕碰碰
如果車在半路上發生事故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如果你是下車檢查車輛情況
可能會發生下面的悲劇:
很多人在事故發生后安全意識淡薄只將目光放在了事故本身而忽略隱藏的危機
沒想到又發生了事故
即二次事故
如果你還沒意識到二次事故的嚴重性
大家看一組動圖 ↓↓↓
二次事故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1、雨、雪、霧等天氣:
車速快、車流量大,尤其是高速公路,在雨、雪、霧天,駕駛員的可視度變差,路面附著系數小,車輛制動能力降低,尤其是濃霧、團霧天氣,極易發生連續追尾事故。
2、疲勞駕駛:
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逐漸產生精神疲勞而昏昏欲睡,速度感和快速反應能力隨之減弱,對于前方發生事故、車輛堵塞、路面情況視而不清,極易發生二次事故。
3、超載超速:
車速過快會延長制動距離,制動非安全區加大,遇到前方有情況時手忙腳亂,車剎不住,而導使二次事故發生。貨車超載,對車輛制動影響較大,遇到前方有情況時,將加長機動車制動距離,導致二次事故發生。
4、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駕駛人員缺少安全意識和不遵守道路交通法規,在道路行駛時沒有保持足夠的車距,在道路上隨意掉頭、倒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處置示警時間較長等。
發生事故后怎么辦呢?
1、將發動機熄火
首先要把車輛熄火,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車輛被二次追尾時有車輛起火的隱患。同時也節省燃料,避免因長時間工作導致沒油,在最終移車的時候無法啟動。
2、打開雙閃提示燈
打開雙閃提示燈是在車輛遭遇不好的行駛情況或者車輛出現問題的時候提示后車注意。而它在晚上更是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是在霧天雙閃燈也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可以提示后車注意。
3、拉緊手剎
車輛發生事故后,一定要先把車輛的手剎(腳剎、電子手剎)拉緊,避免車輛溜車造成人員或者其他物體的損傷。
4、正確擺放三角警示牌
在安全情況下,事故后車輛后150米處設立警告標示(三角警示牌),讓后方車輛注意你并遠離你行駛,提高你的安全系數。每個三角牌都有反光設計,在夜間車燈照射三角警示牌后反射回去從而達到提示的目的。
事故發生后人員如何撤離呢?
事故發生后,人員往事故車輛的前方較遠的地方走去,切勿在事故車輛后方或者側邊停留,后方車輛發現時來不及反應。如果是出現事故停在匝道或者彎道處需更加注意,因為彎道位置不同,后方車輛的視野會受到影響,更容易發生二次事故,快速撤離到安全位置報警處理
溫馨提醒
二次事故相比較第一次事故,傷害往往更大,造成的人身及財產損失更嚴重,會使下一步的救援工作難度大大提升。所以二次事故是在各種救援工作中極力預防的一種事故。遇到交通事故,先應該顧及人身安全,而不是爭論事故本身,遇到事故一定冷靜處理,同時大家不要逗留現場等,避免可能發生的二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