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子女、服刑人員子女、失依兒童 誰能填補孩子們心中缺失的愛?
初識小乖,是他2歲的時候,那時他還不會講話,光著腳孤零零地站在超市的角落。盛東派出所的女警呂玉明陪著他一起找媽媽,可那個無情的媽媽卻毫無音訊。呂玉明把小乖接回單位,幫他買了零食和新衣服,還在福利院幫他找到了新家。只要有空,她和同事們都會去看他,這個愛心小團隊就是“巾幗媽媽”的雛形。
呂玉明的這次“平凡”舉動,打動了身邊許多同事的心。許多有愛心的女警走到了一起,“巾幗媽媽”幫扶小組應運而生,她們約定,要將母性特有的真情關愛,送到這些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身邊,用真心融化隔閡的堅冰,用真愛喚回健康的成長。
幾年后,呂玉明和一些女警因為工作調動陸續離開了盛澤,但陪伴像小乖一樣的失依兒童成長的責任卻在盛澤公安女警中一棒一棒傳下來,“巾幗媽媽”幫扶小組的成員也在不斷壯大,從一開始的十幾名主力女警到盛澤全體女警,她們的幫扶對象也從失依兒童擴充到見義勇為負傷、犧牲人員子女及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巾幗媽媽”先后以“媽媽”的角色走進10余個孩子的生活,對這些孩子進行幫扶幫教,為他們做心理輔導,幫助孩子們擺脫心理陰影,重拾生活信心。
見義勇為留下年幼的獨子
“掉淚的小娃娃”多了一群“警察媽媽”
2012年“巾幗媽媽”幫扶小組正式成立,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子女小孫成為“巾幗媽媽”成立后幫扶的第一個對象。小孫的爸爸孫德根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為救一名落水女子而不幸溺亡了,只留下3歲的小孫和年邁多病的父母,在低矮的出租屋里靠撫恤金度日……“巾幗媽媽”見到小孫時,他還是一個看到別的孩子與爸爸一起玩會掉淚的小娃娃,“巾幗媽媽”抱起小孫,為他拭淚,從此,小孫多了一群“警察媽媽”。
“還記得第一次見小孫的時候,他還不到我的腰,現在的他都比我高出一個頭了。”盛東派出所副所長沈潔還是一名基層民警時,就參與了幫扶小孫的行動,如今9年過去了,她見證也陪伴了小孫的成長。
就在去年夏天,小孫參加中考時瞞著爺爺奶奶,沒有申請烈士子女的加分。他的爺爺在放榜那天打來電話向沈潔求助,沈潔在得知情況后為小孫多方奔走,最終,在區教育局和盛澤鎮黨委政府的協調下,一所民辦高中表示愿意破格錄取小孫。
學校的事情解決了,民辦學校高額的學費又讓小孫一家急得愁眉苦臉。小孫爺爺告訴“巾幗媽媽”,許是覺得家里生活條件并不寬裕,小孫此前多次向他們提出“輟學打工”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你只管安心讀書,錢的事情我們來想辦法。”“巾幗媽媽”一員陸文婷咬咬牙,小孫的父親是吳江的英雄,不能讓烈士子女因為學費的事耽誤上學。陸文婷首先想到小孫的祖籍在河南,可以去河南商會碰碰運氣,在說明小孫的情況后,商會負責人馬上表示愿意給予幫扶,隨后小孫的學校也表示愿意減免小孫的學費。
小孫上學的問題解決了,“巾幗媽媽”松了一口氣,臨開學,她們帶著教輔資料和學習用品看望小孫一家,鼓勵小孫努力讀書。可就在前些天,沈潔接到小孫的一通電話:“警察媽媽,我總覺得同學們都不喜歡我……”安慰之余,沈潔趕忙跑到小孫就讀的高中找班主任了解情況。“小孫確實比其他學生要敏感一些,也不愛和同學講話……”班主任告訴了沈潔小孫在學校里的一些情況,正值青春期,小孫表現得內向自卑,不愿與同學聊天交朋友,顯得不太合群。有些心事小孫只和“警察媽媽”談起,沈潔覺得現階段對小孫的心理疏導更加重要,她也正和其他“巾幗媽媽”商量,給小孫請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疏導青春期的煩惱,鼓勵他樂觀面對生活。
夫妻雙雙吸販毒
“巾幗媽媽”幫三個孩子走出心理陰影
2014年,盛東派出所成立了“巾幗媽媽”愛心基金,幫扶的范圍也在擴大。
2016年,盛澤公安辦理了一起夫妻雙雙吸販毒的案子,辦案人員在現場取證時發現,夫妻倆還有三個未成年子女,在夫妻倆因吸販毒被采取強制措施后,三個孩子被送入了吳江福利中心。“可不可以幫我們照看照看孩子?”吸販毒的夫妻在懺悔中向民警提出申請。
得到消息,“巾幗媽媽”來到福利中心看望三個孩子,在與三個孩子的相處中,“巾幗媽媽”發現這三個孩子比別的小孩更敏感、消極內向。原來由于此前他們父母吸毒從不避諱,甚至還經常約人回家聚眾吸毒,給三個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幫助這三個孩子走出父母的陰影,重新回到正確的人生道路,已為人母的女民警們定期去福利中心,教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開導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經過兩年的強制戒毒,戒毒期滿的孩子母親在“巾幗媽媽”成員們的陪同下來到吳江區社會福利中心接孩子。在臨別時刻,三個孩子一直拉著“巾幗媽媽”成員的手,舍不得放開。
從福利中心回到盛澤后,“巾幗媽媽”們也依然惦記著孩子們。三個孩子里的姐姐要從松陵轉回盛澤上學,“巾幗媽媽”幫助她與盛澤的學校溝通,順利送她插班入學;最小的弟弟是超生的,至今沒有戶口,眼看到了讀幼兒園的年紀,“巾幗媽媽”幫助他辦理戶籍,以免耽誤讀書……
9年母愛“接力”
“巾幗媽媽”一直在路上
9年母愛“接力”,“巾幗媽媽”一直行走在幫扶轄區兒童的路上,這一路陪伴健康成長,她們傾注所有去填補這些孩子心中缺失的“愛”。“誠然,我們這個自發形成的小團體是渺小的,但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奔走號召,有更多人了解到像'小乖’'小孫’這樣孩子的情況,感染呼吁更多有能力的人盡所能地給予愛、給予幫助……”沈潔說。
為了照顧這些孩子,“巾幗媽媽”一閑下來就會結對走進區福利中心、走進需要幫扶的孩子們的家,不單單是送去物質上的支撐,更是送去關心和慰問。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交談,了解這些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讓孩子們能感受到“巾幗媽媽”的愛與溫暖。
“走進福利中心,孩子們都會主動伸手要你抱。這一個簡單卻讓他們無比渴望的擁抱,每每都會叫人鼻子一酸……”“我是個單身的95后,沒想到剛進派出所工作就要學著做'媽媽’了,雖然經驗不足,我也會盡力將對孩子們的這份'母愛’小心翼翼地傳遞下去……”采訪中,一些“巾幗媽媽”如是說。“'巾幗媽媽’會繼續一棒一棒地傳下去。”沈潔告訴記者,多年來“巾幗媽媽”的隊伍在不斷地壯大,凝聚的力量也越來越大。“我們希望在'巾幗媽媽’母愛的溫暖下,轄區那些失去父愛、母愛的孩子,原本灰暗的童年可以擁有豐富的色彩,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加自由、活潑、開朗,他們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勇敢自信地去追求更好的人生目標!”沈潔笑著說。
作者:高琛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