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憶是江南
走在山坡上,發現牽牛花開了。藍色、粉紅色、白色交錯在一起,非常好看。忍不住,駐足欣賞。
在這片草地上,小草枯黃了。這些星星點點的牽牛花,為秋日的山坡帶來了生機與活力。采了一朵,放在手中仔細觀看。花冠似喇叭,怪不得世人為它起了個好聽形象的名字“喇叭花”。花瓣上還沾有露水。冠底白色,冠身呈玫紅。聞一聞,有股淡淡的清香。花色也顏色各異,瑩藍、玫紅或白色。各具風韻。
牽牛花,有些地方稱為“勤娘花”。說它一種非常勤勞的花朵。每當公雞剛啼過頭遍,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可愛的牽牛花就早早起來,不聲張,不炫耀,靜靜的仰著臉,張著嘴,開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唱出一首秋的贊歌來。
人們在晨曦中呼吸清新的空氣,飽覽這綠意叢中的鮮花,真的別有情趣。牽牛花沒有牡丹富麗,也沒有菊花高雅,更沒有蘭花芳香,但它生存能力強,不怕荊棘,雖然深秋時,葉子都黃了枯萎了,但仍能見到那喇叭似的小花在枝頭綻放。
牽牛花適應力極強,田間地頭,山坡,菜園,荊棘處只要有土壤,它就能生根發芽。因此從夏天開始一直到秋天結束,都能見到它在風中微笑,綻放其美麗的倩影。由于它的高貴品質,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先生,尤其對牽牛花十分鐘愛。常常自己買來花種親自栽培。并且還和牽牛花比誰起得早,他還從觀花中受到啟發,將其運用到戲曲創作中。
小時候,家里的院子里也種有牽牛花。四月天的時候,從隔壁鄰居要來花種,隨便丟進院子里的小花園里。以后就不予理睬和侍奉,任其生長。某日,清晨起床,忽然見院子里的牽牛花開了,綠色的藤蔓纏繞著竹籬笆,爬得最快的幾朵都伸出墻外了。“一朵、二朵……”妹妹數著牽牛花。高興得對我說:“哥,開了好多,我都數不過來了”。聽說,這牽牛花還有“變臉”的本事,早上開的花幾個小時后會變換成另一種色彩,真的很神奇。
“牽牛藤,往上爬,一爬爬到胖娃家。藤兒長,藤開花,紅花紫花像喇叭。嘀嘀噠,嘀嘀噠,胖娃樂得笑哈哈。”在這首兒歌聲中,我似乎又想起了童年有關牽牛花的記憶。
發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