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友良
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召開前夕,我去了一趟西安。6月23日下午,讀小學三年級的孫女剛考完期末最后一門,一家人就攜她去了西安。名義上是帶她出去開開眼界,骨子里是大家都對西安向往好久了。
這次西安游沒有跟團。我們網購的是火車臥鋪票,在車上過夜,24日上午9點20分到了西安。走在街上,到處是喜迎全運會的橫幅標語。放眼望去,房子多是宮殿式的建筑風格,飛檐翹角,富麗堂皇。果是千年古都,皇家氣派。
在預訂好的酒店辦好入住手續,我們徑直去了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館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的藏碑之冠。從漢晉唐宋直至明清,歷代碑刻真跡琳瑯滿目。站在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刻前,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我中學時代練過多寶塔字帖,想不到古稀之年能看到真跡。
多寶塔碑旁站著一個從西安政法大學來的研究生,一直在用手撫摸碑上的文字,并不斷地拍照。他說,今天是周末,專程來的,現正練多寶塔,看到真跡,就不想離開了。并感嘆說,顏真卿真是字如其人啊!我知道他指的是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最終被叛將李希烈縊殺的事。“顏筋柳骨”,字歟?人歟?
我和孫女一起看碑。只是碑太多了,有一萬多塊,所以只能走馬觀花,深感遺憾。這次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直接效應,是我今年下半年報了老年大學的軟筆書法班。
到了西安,鐘鼓樓是必看的。全國知名的鐘鼓樓有好幾十處,但西安鐘鼓樓卻是眾多鐘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是西安的一張文化名片。
在鐘樓,我們見到了名聞遐邇的景云鐘。景云鐘鑄造于唐景云二年(711),距今已有1310年的歷史。鐘重六噸,上有292字的銘文,為唐睿宗李旦所撰。此鐘十分珍貴,原件現收藏在西安歷史博物館。我們看到的是復制品(后來在西安歷史博物館看到了真品)。
西安鐘樓更有其無可替代之處。西安古城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出東西南北四條主街道,共同構成西安的最繁華之地。鼓樓則與鐘樓隔廣場相望,形制相似。登上鐘樓,放眼四望,四條主街道的風格各不相同,氣概非凡。想象千百年來長安古都的滄桑變化,不禁感慨系之:“皇城千載數風流,氣象恢弘一眼收。賞景登樓翻歷史,晨鐘暮鼓說春秋。”
25日,為了方便出行,我們租了一輛車。上午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進了博物館,那里人頭攢動,舉步維艱。只見一號坑內,一眼望去,排列整齊的兵馬俑和戰馬,真人真馬一般大小,威武雄壯,栩栩如生。似乎若果有戰事,這些勇士都可以乘馬呼嘯而出,黃沙百戰,勇破樓蘭。
有一個坑是專用來修復兵馬俑的。可惜因為疫情防控,我們沒有機會目睹修復專家的現場操作,不能不說又是一件憾事。
當天晚上,我們在露天劇場欣賞了歌舞劇《長恨歌》。《長恨歌》是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名篇,作于唐元和元年(806),全劇演出時長70分鐘,按照原作的故事情節分為“楊家有女初長成”“一朝選在君王側”等十幕。歌舞劇通過山水風光、古典樂舞、詩歌旁白、高科技燈光音響及特技的表現手法,讓我們仿佛走進了時間隧道,領略一千年前發生在驪山腳下的帝妃間的愛情故事,感受盛唐濃郁的文化氣息。
26日登驪山。山下就是華清宮,亦稱華清池。這里有當年楊玉環沐浴的地方,浴池稱“海棠湯”,因其形狀酷似一朵盛開的海棠而得名。這是李隆基專為楊玉環而建的,亦稱“貴妃池”。湯池設計新穎,構思精巧。雙層臺式,由24塊墨玉砌成,通體黝黑,光可照人。池底安裝蓮花狀噴頭,寓意為海棠花的花蕊。當然現在的池中已經沒有水了,僅供游人參觀而已。
看完華清池,我們拾級而上。不久到了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五間廳”其實就是蔣介石曾住過的五間房子。不遠處是著名的“兵諫亭”,當年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捉拿蔣介石的地方。
“兵諫亭”是一個四角見天的亭子,檐牙高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東北軍攻入華清池,蔣介石從五間廳倉皇逃出并在此處藏匿,終被抓獲。該亭建于1946年3月,初名“正氣亭”。解放后,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為了緩和兩岸關系,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繼續往上登,山頂上就是“烽火臺”了。它是西周末年周幽王愛妃褒姒“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烽火臺原址。這是一座梯形的磚砌方形建筑,門的上方有“烽火臺”三個金色大字。它也是驪山的制高點,海拔1302米。
下山時,我們又繞道觀看了“老母宮”。老母就是女媧,人稱“驪山老母”。傳說女媧煉石補天就在驪山,人們為了紀念她,就修了這座老母宮。“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話總結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啊。
驪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告別驪山,我寫了一首詩以紀其行:“驪山蒼黛木蔥蘢,壯麗長青盡秀松。別館離宮留帝影,溫湯繡嶺沐妃容。張楊諫蔣兵亭耀,彩石補天香火濃。未見亡周烽燧起,唯聞游客說玄宗。”
27日參觀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唐高宗李治為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蘇州的報恩寺與其類似,是三國時吳主孫權為其乳母陳氏所建,比大慈恩寺早了400年。但因大慈恩寺的第一任方丈是著名的唐三藏玄奘法師,所以名氣更響。大雁塔位于慈恩寺內,是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的,可惜當時正在維修,不對外開放。
28日下午就要返程了。我們抓緊上午的時間去參觀了西安古城墻。作為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形制最壯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墻,西安古城墻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后代屢有重建或維修。今天看到的是明代修建的古城墻,徒步走完全程需要兩個多小時。
但是,租用自行車有規定,只租給60歲以下的游客。兒子只好以自己的名義為我租了一輛。那一天天氣特熱,我一鼓作氣騎完了全程,全身濕透,其間還停車拍照,忙得不亦樂乎,頗有一種成就感。
有人說,西安吹的風都是文化,踩的地全是歷史,我們見到的,其實只是西安的冰山一角。
再見了古長安,如有機會,我還會來的。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