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人愛車,愛表,愛女人。女人愛香水,奢侈品,男人。其實,對于有身邊哥們兒來說,在小編看來他們更愛魚!
比如地圖魚,有些朋友真的是追求到了瘋狂至極,今天就分享下地圖魚知識,看看他們為什么如此瘋狂!
地圖魚造景篇
地圖魚是最美的魚,因它身上的斑紋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它優美流暢的線條透著原始野性的美。
地圖魚基本資料
地圖魚:學名圖麗魚,別名:豬仔魚、尾星魚、地圖魚。慈鯛科,圖麗魚屬。分布區域南美洲的圭亞那、委內瑞拉、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適合水溫25-28℃,水質要求微酸,6.5-7.0。
成魚體長30-40cm,野外條件下有40cm以上的報道但比較罕見。人工圈養條件,理想環境下可達30cm以上,如果缸小可能不足25cm。魚缸的大小會嚴重影響地圖魚的體型。放養密度,成魚要求50L/條最低。記住,這是底線,缸小不要養地圖。地圖是糞便制造機,而且好斗、領地意識強,小缸養地圖是虐畜+自虐。
飼養地圖的理想環境:
魚缸1.2米或以上,水體250L或以上,水溫25°-28°,水質微酸。過濾最好是底濾,沒條件的上濾可以加濾筒或者滴流、反氣舉。單純上濾肯定不行,想都不要想。因為地圖太能吃太能拉,所以才叫豬仔魚。
飼料:小魚、泥鰍最佳,理論上冷凍最安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寄生蟲。但本人親測,活魚有利于激發地圖的狀態和發色,而且至今未發現感染寄生蟲的跡象。顆粒飼料也能接受,本人喂過多種飼料,推薦寶贈紅和德彩慈鯛飼料。寶贈紅增色效果明顯、確切,而且停止喂食后顏色依然不退鮮艷如初。但是這要分品種,以紅色系為主的地圖自然是越紅越好,但是以紋路為主的黑綠色野圖,過多喂食寶贈紅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原始美感,不建議喂食。建議喂食德彩慈鯛飼料,沒有增紅效果而且質量更好。
地圖魚品種
野圖:七星系野圖,非七星系野圖,大黃蜂
人工品種:紅花豬、白花豬、白紅豬。
【七星系】野圖
【非七星系】野圖:代表品種黑花豬
所有“非七星系野圖”有著非常明顯的共同特征,尾部有尾星,但背部沒有!
【大黃蜂】嚴格地說大黃蜂不是地圖魚,地圖魚是:慈鯛科-圖麗魚屬-圖麗魚種。而大黃蜂是:慈鯛科-圖麗魚屬-厚鰭圖麗魚種。分屬不同的種
人工品種【紅花豬】,紅花豬的魚苗俗稱核桃紋,形象地比喻這種魚的紋路像核桃一樣層層疊疊。
【白花豬】這是一個幾乎徹底消失的美麗品種
【白紅豬】血圖只是一種極品白紅豬而已。
野生地圖視頻來襲
視頻長44秒,請在WIFI開啟下瀏覽避免流量損失。
巴西亞紅尾地圖
圣塔倫野生地圖
哥倫比亞野生地圖
巴西帕拉州的馬拉諾河野生地圖
卡克塔省 費羅倫西亞地圖
亞拉蓋亞
野生巴西紅尾地圖
奧利諾科
巴西野生大黃蜂
原生地圖魚
一般是:黑底色 + 淡色條紋為代表,也有淺黃色, 灰色, 淡綠色, 非常淡的橙色,同野生地圖魚顏色很相近。作為地圖魚品種之一,原聲地圖魚看到后往往感覺是一種古老氣息呈現,霸氣外漏。
白化地圖魚
一般代表:白色底+鮮明橙色/紅色條紋。眼睛呈現粉色(或橙色),魚鰭沒有暗色,表現與之相反則是黃化地圖魚。
白化地圖魚是由虎紋地圖魚+紅色地圖魚人工培育出來的,因此有兩種白化地圖魚:白化虎紋地圖魚(白色底+紅色/橙色條紋);白化紅色地圖魚(白色低+橙色/紅色連成一片的花紋)
虎紋地圖魚
一般代表:黑底色+橙色/紅色條紋。虎紋地圖魚=原生地圖魚+紅色地圖魚
紅色地圖魚:
一般代表:黑底色+全身/大部分連城一片的橙色/紅色條紋,無塊狀條紋。紅色地圖魚是在1969年后被成功培育出沒有尾星結尾的地圖魚品種。
黃化地圖魚:
一般代表:和白化地圖魚有著截然的相似,只是眼睛和魚鰭帶有暗色。黃化地圖魚分為兩種:黃化虎紋地圖魚和黃化紅色地圖魚。
黃化虎紋地圖魚:白色底+橙色條紋,身體或魚鰭帶棕色/灰色
黃化紅色地圖魚:白色底+橙色條紋,魚鰭帶褐色/灰色
這些均屬于是經常遇到的地圖魚品種,有簡單概括為黑地圖魚,白地圖魚,紅地圖魚,黃地圖魚等,飼養的好壞決定于地圖魚怎么養,其他方面沒有多大的差異。
地圖魚黑色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的紅色、橙黃色的斑紋,就像是一幅地圖,因此得名;又因為它的尾部末端有一個被金色包圍的黑色斑點,如星星般閃亮,又被稱為“眼斑星麗魚”;還有人稱它為“花豬魚”,是因為它們進食的貪婪和平時“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性。
地圖魚趣事趣談
地圖魚的肉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吃,我以前吃過兩種魚讓我印象最深,野生多寶魚和地圖魚。這兩種魚的口感非常接近,肉質細膩、多汁,像螃蟹肉一樣的口感,卻比螃蟹肉要更緊實一些。清蒸、紅燒皆可。
地圖魚打架怎么辦?
合理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缸霸總會有一條,這是必然趨勢!無論任何措施,都不可能讓一缸地圖里沒有缸霸。就像獅群里必須有獅王一樣。你要做的就是讓缸霸心有畏懼,出手不要太狠。類似于利用黑社會管理紅燈區,卻不能鬧出血案來。做法就是,當缸霸產生時,適當地恐嚇、懲治缸霸。方法很多,例如浸豬籠、拿棍子打(輕點)、撈出來示眾等等,哪怕用手指著罵兩句都行!地圖非常非常聰明,像狗一樣,很快就會明白。
施仁政的缸霸會讓缸里秩序井然,而且沒有任何一條魚會傷痕累累,都好好的。
飼料對體色的影響。蝦和寶贈紅會讓地圖上紅色,泥鰍上黑色。活泥鰍和凍泥鰍對地圖魚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喂食活泥鰍的地圖狀態和體色都要好一些,可以讓以黑色為主的野圖和黑花豬達到最佳狀態,本人親測。理論上地圖的體色是先天遺傳決定的,但也不是絕對。
盡管你喂再多的增紅飼料,黑花豬還是黑花豬,不會變成紅花豬。但是細節處還是有變化的,會出現更多的紅斑,影響品相。而對于紅花豬,就是只吃泥鰍也不會變成黑花豬,依然是彤彤的一片。但是顏色不好看,呈土紅色。喂些增紅飼料很快就會大有改觀。
有些地圖魚喜歡拍照。每次照相,都有那么兩條喜歡拍照的故意擋在鏡頭前面搶鏡。左晃右晃看著你。
地圖魚每條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會巨變。但是總體以品種來說,兇狠程度如下:
黑花豬>奧圖>紅花豬>白圖。雖說黑花豬不是原生品種,但一般都兇狠異常,原因不明。
地圖魚寵愛攻略:
第一,地圖魚喜歡的是弱酸性水和中性水,別用堿性水;
第二,地圖魚不是小型魚,建議每50升水體養一條地圖魚,這是底線;
第三,地圖魚是肉食性動物,最好為給它高蛋白的飼料,比如小魚和泥鰍,如果喂地圖小苗,要把小魚切開小段;
第四,繁殖期的地圖會有攻擊性,甚至會咬人;但是如果在平時,它如果咬人,你可以輕輕揍它一頓,它會記住的;
第五,鸚鵡魚是地圖魚的天敵,地圖魚經常被欺負,所以,你如果要這樣混養,請做好心理準備。當然了,不是每條鸚鵡魚都會攻擊地圖魚,但是,說大部分都會攻擊,還是可以的。
地圖魚繁殖技巧
地圖魚的雌雄鑒別比較難,一般說雄魚頭部較高而厚,背鰭、臀鰭較尖長,身上的斑塊和條紋較多較艷。雌魚身軀較粗壯,臀鰭較小,體色沒有雄魚亮麗。親魚性成熟年齡為10~12個月,一般可自選配偶。地圖魚的繁殖也比較簡單,繁殖水溫以27-29℃為宜,繁殖前應在水族箱底置放平滑的大理石板(規格為20厘米×20厘米×2厘米),將配好對的親魚放入。經過自然配對后,它們會尋找一處光滑的表面,輪番啃食干凈后開始產卵,雌魚將卵產在清洗過的石塊上,雄魚隨后使之受精。雌魚臨產前靠近產巢,雄魚則圍繞雌魚游動。雌魚每次產卵500~1000粒,其卵粒比一般魚卵粒大,并呈不規則的直線排列。產卵后,它們會和其他的慈鯛科魚一樣細心照料著魚卵直到經過36-48小時后孵化,仔魚在孵化后的前4-5天里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生長發育。受精卵孵出花褐色仔魚,7天后仔魚游水,一周后開始覓食。親魚有吞食卵粒的習慣,產卵結束后應將產巢取出,放人孵化缸中人工充氣孵化。受精卵約經3天孵化出仔魚,5~6天后仔魚始能自由游動,攝食。仔魚生長迅速,約18個月可達性成熟,繁殖力強,產卵期為每年7~10月,可多次產卵。
繁殖缸及設備:其實種魚成熟后所活動的區域不是很大,繁殖的缸在60CM長45CM寬50CM高以上就完全可以!
器械:橫溫加熱管,氧泵,濾清器,照明燈只要齊全就可!
繁殖板:用紅色吸水地板磚35CM見方即可!
孵化缸及設備藥:魚子要單獨孵化,缸在60CM長40CM寬以上即可!
器械:橫溫加熱管,氧泵,照明燈.
藥:土霉素兩片.
繁殖過程:(準備工作:晾過幾天的水+水溫28度-32度+純足的氧+營養價值高的食物蝦+24小時的燈照+擺在缸中的繁殖板)條件具備后放入種魚,第一次繁殖的過程時間一般比較長,可能要經過1個月-幾個月時間!性成熟的種魚對繁殖板比較敏感,會經常倒立起身子用嘴添板,添板是性成熟的表現不一定會馬上繁殖.真正快繁殖的的種魚在繁殖之前生殖器會突出,十分大,這很正常,不要被嚇著!呵呵~~雌魚在繁殖板上下子,雄魚受精,繁殖過程要3個小時左右!繁殖完后提出繁殖板放入孵化缸.注意:此時的地圖十分兇惡,小心被咬!
孵化過程:(準備工作:晾過幾天的水到入化開的土霉素+水溫28度以上和繁殖缸內一樣+純足的氧+24小時的燈照)提出繁殖板放入孵化缸,兩天后魚崽孵化出,先甩尾,稍強壯后擺脫卵殼落板.一星期后起水,魚崽自身的卵黃消化完后即可喂洄水.以后根據魚崽的生長需要更換魚食。
其實魚類和其它寵物一樣,要想養得好,首先你要先營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氛圍。 其次你還要了解品種,習性,生活規律,飲食規律等。也要慢慢訓練,鍛煉,日常維護好了才能不生病,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