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然過量的登山、跳舞、爬樓等運動是骨關節炎的重要誘因,但要推遲關節老化還是得靠運動。
圖片
人體膝關節的靜力性穩定,靠周圍的韌帶來支撐;動力性穩定,靠大小腿的肌肉來維持。如果每天保持適度和緩的運動,就能有效增加肌肉肌力,減少關節負荷。
相反,如果長期不動,腿部肌肉的力量下降,勢必會導致關節活動范圍變大,影響關節的穩定性。關節穩定性差了,磨損率就自然增加了。
相關臨床研究發現,骨關節周圍肌肉發達的人群中,關節炎發病率比弱者下降了80%。而且,長期適度的關節訓練,可有效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從而減緩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
圖片
所以,建議中老年人做一些適合自身體質、體力的肌力訓練。
比如,可以堅持股四頭肌訓練——躺在床上,雙腿伸直,勾腳達90度;然后一條腿維持這種狀態,緩慢抬起,以30度為宜,從1數到5,然后放下;再抬起另一條腿,如此交替進行,鍛煉30分鐘左右,一天2~3次。
也可以在晨練時做一些扶墻或扶桿站立的踢腿運動,具體要領是大腿繃直,平行上抬。
登山愛好者也不需要“禁足”,只要在登山時持登山杖以減輕對膝關節的超負荷即可;跳舞愛好者們,要控制好跳舞的時間和動作幅度,不必力求像專業演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