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腸道常沒有存在感,誰知道這是我們的“第二大腦”咧?
想想,它也算是個有故事的器官。有一群與我們健康和疾病息息相關的微生物,在這里相愛相殺,然而我們毫不知情。
我想大家都有很多生活的一個體驗吧,好比說——
其實它就是跟我們腸道的里面的那一群微生物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體內的90%的微生物,都是住在我們的腸道,也就是小腸和大腸。
我們這個腸道菌群,也被科學家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
第一基因組,肯定就是我們本身的原有所在的基因了。
那這一群腸道菌群,就被稱為第二基因組。
在2010年發表在《Nature》的封面文章,有提到我們大概有1000到1500種細菌。那么可能有人就會認為,哇,我們肚子里面有這么多種菌嗎?
這個倒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1000多種菌,每個人體內大概常駐的就是160多種菌種。而且,這樣就看出來,每個人之間的差異性是非常非常大的。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正常人的體內呢,它腸道的那個細菌的總重量大概是在1.5公斤左右。那么這個腸道菌群,占便便的干重在1/3左右。
大概有三大分類:分別是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大家就比較能理解了,它是能夠競爭性地抑制一些有害菌在我們體內生長和繁殖,同時,它還有促進很多營養成分的代謝和吸收。還有,它作為一個免疫屏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
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或者是說一些產丁酸鹽的菌,都是對健康有關鍵影響的菌群。
中性菌:我們一般也可以稱為條件性致病菌,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這些菌在我們人體內也有存在的,只是這個數量在一定的控制范圍內,就是我們說一個平衡的情況下,這些菌都是對健康無害的。
有害菌:基本上它只是一個壞分子。即使是這樣,它也總有一小部分有可能是存在在我們人體內,當我們這個菌群失衡的時候,處于某一種疾病狀態,或者是說我們的飲食失控、失衡的時候,這些不好的菌可能就會有機會形成一個優勢了,這樣對我們的健康和疾病就會帶來一個風險。
相信大家也已經聽了很多了,就是益生菌。
可以這么理解吧,有益菌呢,是在我們腸道內起到健康作用的各種各樣功能的這么一些菌,但是這里面很多菌我們還不是非常了解,也還正在了解的過程中,并且怎么去利用它們,怎么能夠把它們了解得更透,這個還需要很長的一個時間。
但是,益生菌,它是有一個定義的,是在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還有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定下了一個定義,就是通過攝取適當的量,對宿主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那么都可以被稱作為益生菌。
益生菌的功能也有很多,比如抑菌性,或者是調節免疫,或者是改善一些過敏癥狀等等。
現在給大家看了這張圖,主要是想舉個例子讓大家看看,原來菌群在我們一生中是有變化的。
在老年期,我們可以看到雙歧桿菌是在下降。實際上,雙歧桿菌對一個老人還有幼兒的作用,都是很關鍵的。
這張圖一樣,也是可以看到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年齡段的時候,他的腸道菌群的構成是不一樣的,或者是在同一個階段、年齡段的時候,在不同的外部條件影響下,他的腸道菌群構成同樣也是可以不一樣的。
大家先看看嬰兒期的話,母乳喂養的,奶粉喂養的,或者是輔食喂養的,嬰兒的菌群結構可以從顏色板塊就可以知道菌的分布是不一樣的,多樣性也是不一樣。
母乳喂養的嬰兒呢,通常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是比較好的,我們會認為多樣性更多的時候,對健康的保護會更好。
一般認為,人過了3歲以后,他的腸道菌群會趨于穩定。
在學齡兒童期間,也是很關鍵的。
到了成年,可能這里標的是簡單一點,實際上大家在后面會看到更復雜的一個狀態。
在老年期,大家也可以看到,100歲老人和65-80歲老人,他們的腸道菌群結構也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說明為什么我們對長壽老人體內的菌群會很感興趣,也是希望找到一些對抗衰老或者是保持健康的一些有益菌,看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做一個更深入地了解。
它可以幫助消化人類無法自己利用的一些植物纖維,合成維生素B,吸收礦物質,還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產生。
同時在這個圖上,可以看到人們現在對微生物參與人體生理功能的一些充分認識,包括大家可能很關心的骨密度的調節,也是受到腸道菌群的影響,還有促進血管的生成,代謝藥物,神經系統的一些調控,都離不開我們腸道菌群的作用,這張圖就比較詳細的告訴我們。
舉一些例子,就是腸道菌群對我們健康問題的一些影響,包括什么抑郁、焦慮、自閉癥啊、甚至精神分裂癥,這些都是屬于情緒方面疾病。通常有抑郁癥,自閉癥或者焦慮癥的人,他們大都會伴有一些胃腸的疾病,還有消化不良或者是沒有胃口,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
實際上,菌是需要食物的,其中一種食物就叫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也是現在我們國家推崇的,就是要多元化。
膳食纖維是否充足,會影響到我們在腸上皮細胞上面的粘膜層厚度。
這個粘膜層,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道腸道免疫防線。
而當膳食纖維缺乏的時候,粘膜層的厚度會逐漸縮減,如果粘膜層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那么致病的壞細菌就有機可乘,可以直接傷害到我們的腸道,這就很難確保我們的身體健康了。
我們首先從剛才的分享應該可以了解到,我們人類的腸道菌的重量,也就在1.5公斤左右,那么,到底我們的宿便有沒有十斤呢,這個恐怕是有點駭人聽聞了。
在2016年國家特別發布了一個膳食指南,這個膳食指南當中就指出了,食物一定要有多樣性,而且以谷類為主,特別要提醒要攝入大量的多元復合的膳食纖維。
像谷薯類,粗糧,比如小米,燕麥,蕎麥,藜麥這一類,還有就是豆類、蔬菜水果類、堅果,都是需要適量的攝入的,這些就包括了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的來源。
對于一些常常在外吃飯的朋友來講,他可能沒有辦法經常做到那么均衡。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有一些輔助的手段,像酸奶啊、乳酸菌的飲料啊,還有就是益生菌產品,還有一些叫益生元的的補充劑,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維持一個比較好的腸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