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之際,
又到了感冒、流感以及過敏性鼻炎的狂歡季,
體質稍弱的小薇不幸感冒,
噴嚏那是一個接一個,
同事們個個唯恐避之不及......
看著那些離得“八丈遠”的同事,
小薇委屈的想:
噴嚏真的有這么大的傳染力和殺傷力嗎?
被“孤立”的小薇決定了解下:
為什么會打噴嚏?
打噴嚏,也叫噴嚏反射,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動作。(跟那些傳說中的「一想、二罵、三念叨」的傳說,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就不要強行加上那么多“感情戲”了。)
總的來說,有這幾個方面:
上呼吸道感染:
鼻粘膜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會充血、水腫、產生炎性滲出物和粘液,因此會引起噴嚏反射。
過敏:
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或鼻粘膜受到過敏源(花粉、灰塵和霉菌等)的刺激,產生了大量分泌物,以致不停地打噴嚏。
鼻炎:
血管收縮性鼻炎,以流粘液鼻涕為典型癥狀,由于鼻部血管變得對濕度和溫度甚至有辣味的食物敏感,導致經常打噴嚏。
非過敏性鼻炎:
為嗜酸性細胞增多性鼻炎,他們的機體會釋放組胺而產生打噴嚏之類的過敏癥狀。
那么,
打噴嚏真的會把病傳染給別人嗎?
不用懷疑,確實會的!
首先,噴嚏的能量強大無比
國外有研究發現,人在打噴嚏時,一次可以噴出10萬個唾液飛沫,而這些飛沫會以每小時145千米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
差不多是41米/秒,能把飛沫瞬間噴到數米之外,幾乎接近14級臺風“海燕”的中心最大風力。
如果打噴嚏時沒有任何遮擋,那么唾液中所含的細菌和病毒可以在2秒之內附著到扶手、座位等不停被人抓摸和觸碰的地方。(想想車上的扶梯,公交車上的扶桿,滿滿的都是細菌啊)
其次,噴嚏的威力也是超乎你想象
一個正常人的噴嚏里大約有30萬個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等),如果是患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時,那這個數字就更不得了了,是呈數倍增長的。
雖然說噴嚏攜帶的微生物,只有部分會造成感染,但如果這個打噴嚏的人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的話,那這感染的幾率可就大了。(因此打噴嚏時,就不要怪別人離你那么遠了)
這些疾病是真的會通過打噴嚏傳播
特別是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普通感冒、流感、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
當有這些疾病的人沖你打噴嚏時,指不定你中招了。
● 還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能通過打噴嚏進行傳播的疾病未必會有打噴嚏的癥狀,但他們還有可能通過說話、咳嗽、呼吸來傳播病菌。
因此,在流行病肆虐的季節,室內保持通風、減少外出、避免待在人多的地方才是王道,有時做做“居里夫人”或“畢加索(閉家鎖)”也未嘗不可。
看到打噴嚏的傳染力這么大,
對于同事們的躲避,小薇瞬間就釋懷了。
所以要想不討人厭,
打噴嚏時還需多注意:
1、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
最好不要用雙手,如果是用手捂住口鼻,打噴嚏后一定要及時洗手,避免與人握手或者觸碰公用物品,而造成二次污染。
打噴嚏用手捂,不僅會傳染到別人,自己的眼睛等其他部位也很容易受到感染。
2、用手肘衣袖遮擋
如果臨時找不到手帕或紙巾,可以用手肘衣袖來捂住口鼻,即彎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
這樣可以將噴出的飛沫阻擋在手肘皮膚或者衣服上,而這個部位不容易接觸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3、不能將口鼻完全捂住
口鼻被緊緊捂住的話,無法得到釋放的壓力會經過咽鼓管作用在耳道鼓膜上,嚴重時會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打噴嚏用紙巾或手帕扣住鼻子時不要壓太緊,要留有一定空間來減壓。
4、最好坐著或半蹲
站著的話盡量扶一樣東西,坐著或半蹲時,可以挺胸直腰,雙髖、膝關節稍微屈曲,收縮腰部肌肉。
切忌彎腰低頭,彎腰的那一下可能會因強烈的腰肌扭動、不協調收縮而引起腰肌損傷(閃了腰)或椎間盤突出等。
但有時打噴嚏是一個接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不僅自己難受,別人看了也不舒服。
那么
要怎么辦呢?
最要緊的當然是要明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打噴嚏,這樣才能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 如果是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打噴嚏癥狀,比如伴有咽痛、咳嗽、發熱、全身不適的表現;
一般在7-10天后就會恢復,可以服用一些含有氯苯那敏等成分的復方感冒藥。
● 如果能夠明確是吸入花粉,灰塵等原因引起的打噴嚏;
那只需盡快脫離造成發病的環境,自然會有所好轉。
● 如果是過敏性鼻炎,比如只是單純鼻癢,反復打噴嚏、鼻涕呈清水樣,病程超過一周以上的;
那可以咨詢下醫生進行用藥,或進行脫敏治療。
打噴嚏雖然是迫不得已,
但在公共場合一定要做好遮擋。
特別是在流感的高發季節,
噴嚏就是頗具殺傷力的傳播工具,
一定要有意識地遮擋口鼻。
不然引來旁人的厭惡那是在所難免了~
是不是對你很有幫助?
那記得點贊啊~
醫生說
徐順貴
福建省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一、哪些疾病會經由打噴嚏傳播?
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
二、如何預防?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某些藥品,不要濫用抗生素。
兒童應按時完成預防接種,一般人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接種。
!!!上期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