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陪伴很折磨人。整夜不睡、晝夜顛倒、到處亂走、不停說話、神志不清……老年癡呆癥的常見癥狀,母親全都有。這時的她就像個不懂事的孩子,身邊一刻都不能離人。”王齊(化名)無奈說道。
每到凌晨,89歲的老母親都會坐在床邊,一動不動,就這樣靜靜呆著,也不說話,也不睡覺。而這時,王齊都會坐在旁邊陪著。
8年前的春節,母親兩次突發腦溢血,隨后“斷崖式”的出現了老年癡呆的癥狀。
“出去買東西錢算不清楚了,突然誰也不認識了,大小便不能自理,晚上整夜不睡覺,要起來做飯。”王齊說,有時,老太太還會把尿壺往飯碗上倒,經常打人罵人,為她做任何事,她都沒有反應。
對于老年癡呆,人們最常見的可能就是舉家出門尋找失蹤的家里老人,但是“找不到家”只是老年癡呆輕度癥狀。
工程師退休的王齊,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杜家門沿上特制了一個門栓,就是為了防止母親走丟。為了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他還專門做了一個可以固定在床上的睡袋,這樣媽媽不僅不會摔下來,還可以自由翻身。
為了照顧媽媽,王齊成了半個醫生,對老年癡呆“了如指掌”,藥分哪幾種類型,什么時候吃藥,該吃什么藥,他都清清楚楚。
老年癡呆又名“阿茲海默癥”,醫學研究表明,老年癡呆是由于大腦神經細胞膜上的一種國家性物質-神經節苷脂的缺失造成細胞的衰老,損傷引起的。
患上老年癡呆的前期,一般癥狀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對于日常的事情或者接觸的事物很容易遺忘。第二是視空間障礙,表現為患者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第三是語言功能障礙,患者會出現失語,語言含糊不清的情況。第四是綜合分析能力的障礙。第五是性格行為出現異常,容易出現固執,暴躁,易怒的情緒。還會出現一些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他在朋友圈發了一張母親的畫像并配文:
歲月帶走了芳華,風韻不再;
病魔刪除了內存,記憶空白。
可是我們會陪你到永遠,親愛的老媽!
因為我們依然記得您給我們的愛!
在王齊的眼里,媽媽是一個善良忠厚的傳統母親。“她喜歡為別人著想,一直在付出,從不講回報。年輕時認真工作,照顧我,照顧我奶奶,我長大了,她又開始照顧我的孩子。把孫子拉扯大。如果她知道自己現在的病讓我們很累,我想她可能寧愿放棄自己。”
“我們性格投緣,關系很好,以前我上夜班回來,媽每次都給我燉好吃的。”對于兒媳秦小梅(化名)來說,現在照顧婆婆,都是為了報答她老人家的愛。
“除非有一天自己倒下了,否則一定堅持親自照顧媽媽,雖然她已經不記得我了,但是我們還記得她的愛,這就夠了”,王齊說。
有人把老年癡呆比作“偷竊者”。它一點一點地偷走我們身邊親人,愛人,朋友的記憶和靈魂,只留下一具陌生又空洞的軀體。
老年癡呆是老年人疾病之首,《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將有1例癡呆患者產生。
在醫學上,老年癡呆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一個慢性疾病的過程,目前只能通過藥物控制和科學的家庭護理去減緩疾病的發展。治療老年癡呆的關鍵在于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平時,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關心家里老年人有效的防止老年癡呆的發生或者去緩減病情的加重。
與老人多溝通。多和父母交流溝通,聊天,關心他們的心情和想法;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注重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他們出現孤獨感。家里老人日常還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加強身體鍛煉。廣場舞現在是老年人喜愛的集體活動之一。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老人中風的概率,促進生成神經生長素,防止大腦的退化。
平時,我們除了可以給予家里老人心理上的關心和身體鍛煉以外,還可以通過飲食方面去預防和治療老年癡呆。
多食蘑菇。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對107位年齡介于61歲至87歲之間的老年人進行了5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不少老年人血液中維生素B12含量較低。研究人員稱,維生素B12含量低于正常范圍1/3者,患老年癡呆的可能性要增加3倍。專家給出的建議是,老年人可以多吃香菇。
多吃含有ω-3脂肪酸、ω-6脂肪酸、維生素E、維生素B12和葉酸,例如橄欖油、堅果、魚等食物則可以有效降低發病幾率。少吃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紅色的肉類和黃油,過量的飽和脂肪酸可能會誘發老年癡呆癥。
最后,想要說的是身體發膚授之父母,相反,為人子女也要給予父母相同的愛,關心父母的健康,做一個孝順的子女。
參考資料:
1、《杭州89歲老太患老年癡呆整宿不睡,兒子兒媳夜夜陪護》,謝春雷,澎湃新聞,2018-6-11.
2、《老年人多吃香菇可有效減低患老年癡呆風險》,鄧永勝,科技日報 ,2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