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成功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天道的自然法則,不就像拉弓射物嗎?目標在高的地方,弓箭就要往上抬;目標低一些的,弓箭就要往下壓。距離近的,拉弓的力度就要小一些;距離遠的,拉弓的力度就要大一些。弓是半圓的形狀,弓背朝上就高。弓弦朝下就低,反之上低下高。這一仰一俯,恰似天道損有余補不足,使大家達平均,沒有過與不及的情形。
?
例如山上丘陵或道路較高的沙石,會被風吹走,或被雨水沖往低處,漸漸低處與高處扯平則不移。
?
河谷、田里的水,如果是流通性,則會由高往低處流,直到水平相等則不流動。
熱和冷的東西一接觸,則會相互傳感,直到溫度一致,傳感才會停止。
電力也是一樣的,電位高的發電體和電位低的發電體一接觸,馬上變平衡了。
?
依照自然的法則,多的一方補助不足的,一切事物都不會有高下之分,始終保持平衡狀態。
弓弦、弓背一仰一俯,對接起來就是圓形,圓是天道的本體。日、月、星球、地球皆是圓體,圓就可循環運轉,不分上下。否則高低氣化就有窮盡了。天道運行的規律,總是減少有余以補充不足。人道恰好與天道背道而馳,窮富差異太大,雖然是因果所致,但富者極少自愿發善心賑濟貧者。所以出現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兩極分化。
?
世人常常去做些錦上添花的一些虛偽之事,而雪中送炭卻極少有人去做。只有具備高尚道德的人,才能夠將有余的精神與財力,奉獻給天下貧困之人。
?
因此圣人體悟大道,培養萬物卻不自恃有功,順天而行從來不會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圣人不愿夸耀自己的能力,一切皆依天道而行,把多余的奉獻給貧困急需之人,目的在均富天下,只付出而不望回報。這就是圣人所行的天道啊!
?
圣人所行具足三種心:(1)直心:以正直的心,正念真如妙法(道),從初發心修行至成道,永遠以卓越的才能、智慧,指導正直的行為。經曰:“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
?
(2)深心:即樂修一切善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一切善行,無量福慧,統統都要精進修持。“依愿而修,堅固不退,勇猛精進”。此即甚深之心。
?
(3)大悲心:圣人以大慈悲心,救濟眾生,拔除眾生之苦,普施眾生之樂。常作常新,永不間斷。
?
圣人的樂善好施,鮮為人知,否則易被他人嫉妒而遭破壞,無法長久持續下去。作善不顯露非陽善,陰德、功德也!
布施猶如井中泉 今朝打去暮來填
如若三載不去打 未見井水滿出弦
《注釋》⑴“損”,剪短,切短。
⑵“為而不恃”,恃是夸耀,不夸耀,不居功。
⑶“見賢”,把才能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