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我國天然中藥材資源的品種較為豐富。根據中國藥材公司和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組織,歷時近10年進行的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目前有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12,807種,其中藥用植物11,146種以上,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調查了362種常用藥材,其中包括320種大宗植物藥材和29種動物藥材,其野生資源總蘊藏量約為850萬噸。
我國野生藥材資源極為豐富,但亂采濫獵情況十分嚴重,有些藥材經過長期的無序采挖,野生資源在不斷萎縮,其價格也因產量銳減而不斷攀升2005年川貝價格在500元(松貝)左右,2017年市場價格已漲至3900元;2008年桑螵蛸價格在110元(熟大綿)上下,2017年市場價漲至420元;2009年蟬蛻價格在45元上下波動,目前市場價格已漲至380元;2004年天龍價格在85元左右,2017年市場正品整條貨價漲至750元。
從以上這些藥材十幾年的價格變化不難看出,價格漲幅之大是驚人的。這只是列舉出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品種,其它野生藥材在這十幾年中也有不小的變化,如:羌活、光慈姑、蒼術、赤芍、白鮮皮、威靈仙、地骨皮、茜草、刺五加、廣豆根、白茅根、防己、節菖蒲、石菖蒲、金櫻子、肉蓯蓉、鎖陽、茵陳、通草、九香蟲、牛虻蟲、蜈蚣、斑蝥、大將軍等。
點評:
對于2018年的品種預測筆者也看著很多,大都并不靠譜,只是人云亦云罷了。中藥材市場整體低迷,藥材價格整體想要突破困難重重。大宗品種價格不下跌大家就求爺爺告奶奶了,大幅上漲顯然并不現實。我們也了解到,各地藥農種植積極性并沒有降低,除了極個別低于農戶種植成本的品種外,其余品種價格基本靠資金支持,這是難以長期保持高位的。
筆者是贊同上面所說,野生資源是逐年枯竭的,價格自然也是不斷攀升。因此2018年繼續持有野生藥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不能讓你一夜暴富,但至少不會提心吊膽價格會大幅縮水。那野生品種資源為何會加速枯竭呢?
第一是需求快速增長,導致野生資源需求大增。
一方面是整體人口對醫療衛生保健水平需求提高。從而造成科研和工業化水平廣度和深度擴大,對藥用資源需求增大;另一方面,老齡化社會來臨,對中藥保健特別是天然綠色的藥材需求增加,更加劇了野生藥材資源供需缺口。
以荒漠化為例,截至到2014年,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如毛烏素沙漠的急劇擴張;甘肅民勤綠洲的萎縮;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和紅柳林的消亡;甘肅阿拉善地區草場退化、梭梭林消失……。
而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與地面植被的減少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必然導致野生藥用資源的宜產區減少。
第二是資源保護政策的長期失位甚至誤導,讓野生資源雪上加霜。
這首先是中藥資源的多頭管理和政策失位,造成長期以來野生資源家底不清、只計勞力成本不計資源成本的不合理現狀。直接導致基層對野生資源保護的漠視,甚至“竭澤而漁”;更為過分的,部分政策導向的失誤更造成資源多樣性的破壞。如林業部門的單純用材林思想,對自然生境的破壞從而導致其瀕危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因為多樣化豐富的森林生態系統才是很多天然藥材的最佳生存環境。本世紀初,國內盲目引起澳洲桉樹就有欠嚴謹科學。
資源的枯竭造就了野生中藥材價格的不斷上漲。價格上漲又導致資源更快的枯竭。如果不合理的實現野生變家種,野生品種的價格在2018年仍然會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