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傳統當中母親應該是慈母,可是我們發現好多媽媽今天不再是慈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現代的家長重喂養輕教養、重認知輕運動等等。他們對自己的角色有誤區,做為父母要注意什么呢?
錢志亮,北師大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咨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曾任北師大實驗小學書記,兼任中國兒童安康成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中青會秘書長、國家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工作專家委員。
現代家長角色的一些誤區
1.定位舍本求末
我們今天的家長重喂養輕教養、重認知輕運動、重物質給予輕精神撫慰、重智商開發輕情商培養、重智力開發輕涵養智慧、重知識技能輕社會適應、重外表技能技巧學習輕倫理道德靈魂塑造、重學習結果成功與否輕學習過程快樂與否、重規范輕道德。
2.夫妻角色顛倒
傳統當中應該是慈母,可是我們發現好多媽媽今天不再是慈母。舉例子,孩子犯錯誤,母親首先應該做的是提醒,“寶貝,這樣不好,媽媽不喜歡這樣”,然后警告:“你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第三步是忽視:“媽媽沒你這樣的孩子”;如果還不改,第四步是嚴重警告:“你要再這樣,媽媽就告訴爸爸”,如果還不改,第五步叫威脅:“你等著,你爸爸馬上就回來了”,還不改,女人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狀。你不要伸手打孩子。男人要記得,老婆要告你媽媽的狀有可能是誣告,但從來不會誣告孩子。所以清醒的腦袋應該知道,如果夫人告孩子的狀了,男人一定對孩子要嚴加教育。
3.親子輩分搞亂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一個孩子12歲之前,你沒有必要向他解釋你制定每條規矩的原因。有些事你可給孩子一些選擇的余地,但有些要他們做的事卻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問的方式。一個孩子打小必須懂得什么叫服從,什么叫規矩,什么叫規則,否則你家孩子將來到哪兒都矯情。
4. 家教獎懲不利
獎懲不立,所以風化就敗掉了,家風不好就完了。所以古人云“獎懲不立,則風化敗”“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
忽視懲罰。忽視懲罰不行,否則,孩子將在同一個地方第二次、第三次的摔倒。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惡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訓——公平合理地處罰并沒有什么錯,不過懲罰要與所犯錯誤相關聯——不要“秋后總算帳”,要與所犯錯誤的程度相當——不要感情用事。
忽視了了獎勵也不行。獎賞是對對方基本的肯定,每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滿足此需要可以使個體產生更多的“力必多”,孩子對精神獎勵的渴望勝于物質獎勵,獎賞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輔助性的評價,濫用“賞識”是欺人自欺的自慰。
5.父母口徑不一
要對兩口子一塊對,要錯一塊錯,千萬不要一個對,一個錯,小東西太聰明了,知道怎么去鉆空子。當家長們毫不隱諱地在孩子面前為家庭問題爭吵時,孩子們會感到迷惑,沒有安全感;孩子會鉆你倆的空子;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一定要團結統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決,要讓孩子確信你們在家務活、日常雜務、作息時間以及禁止打架、偷竊、撒謊等規章制度上的意見是一致的;即使一方強烈反對另一方的某些觀點,孩子在場時也應作出暫時的理性讓步。
6. 過多否定責備
孩子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但別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看待問題,應該對事不對人,盡力避免說“總是”和“從不”,喋喋不休地指責孩子的缺點等于精神折磨,見過不如做過,做過不如錯過——寬容孩子嘗試錯誤,對孩子的錯指出并予以糾正,讓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這次沒做對,不要動不動“你總是……”,“從來不……”,各位家長你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他才會認真聽,改的越好。
7.過高期待成績
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態度不認真,那就錯了。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態度問題,“他們就是不想好好學!”“對他說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聽!”“怎么說也沒有用”“狠狠揍了也不行!”……
一個孩子能不能高智商、讀書成績好不好有九個因素決定,即父母智力正常、遠血緣通婚、母親有性高潮、春季出生、母乳喂養、睡眠充足、勤于運動、體重適中、吃好早餐。這九個因素具備的越多孩子聰明的可能性越大。
8. 不忍吃苦受罪
今天很多家長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那就錯了,因為古人的話現在讀來猶在耳畔:“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黑發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滿門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英國有句話說:“不砸破核桃殼就吃不到核桃仁,不忍受學習的苦則得不到幸福!”。我們今天的記憶還不能移植,所以你不去下苦工夫,那些知識不會自動的跑到你腦袋當中來。
今日做父母要注意啥?
1.不要否認夢想
一個小孩在外面玩的時候看見天上的月亮,就對媽媽說我長大了要跑到那個上面去,媽媽說,好啊,寶貝,別忘了,媽媽在家等著你回家。這個孩子叫阿姆斯特朗——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2.不要一成不變
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里的孩子。今天這是其他的弱點,未必將來就是缺點。要記得您家的孩子將來未必不能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3.不要只憑經驗
有好多事,我當年就是這樣,沒錯,第一次過,第二次過,第三次過,第四次就過不去了。時過境遷了,老革命也會遇到新問題的!
4.不要轉移壓力
不要把我們焦慮的情緒向孩子傳遞,他弱小的身軀何以承受如此的重負?
5. 不要強行灌輸
有時候需要迂回、需要委婉,需要給孩子一個臺階。孩子的成長本身有它自身的規律,就像剛才俞敏洪先生所討論的,孩子需要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6.不要隨意懲罰
棍棒之下未必能教出人才,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沒了孩子的自尊、自信,有什么好?
7. 不要只盯缺點
成績不好,身體好,愛勞動、人緣好,都是你的強項,因為成績不是孩子的唯一。
8. 不要拔苗助長
大家都知道,拔苗助不了長,反而摧殘了苗,得不償失的!
9.遇事要多溝通
多跟孩子溝通,多跟孩子的同學、同學家長以及老師溝通。
10.加強投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無論是金錢的投入,還是精力和時間的投入都很重要。
11.適可而止
差不多就行了,把握好一個度,就是孫鵬主任剛才所討論的。很多家長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有兩個原則,一是學有余力,二是興趣。離開了這兩個什么也別談。
12.防微杜漸
不要等出了問題,孩子已經迷戀網絡了,才想起把他拽出來,買電腦的時候要告訴他這是個學具不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