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不要錢這個梗早就被用爛了,大家也是愛信不信,可企鵝這回又拾了起來,架勢挺大,倒把幾大運營商急了半死。當然,這新推出來的微信電話本到底免費個啥玩意兒,還是要試試看才知道,你可別欺負我沒文化。
然而,現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劈開一條血路,被淘汰掉的不僅僅有公用電話亭,還有我們固有的老習慣。漸漸地,短信不重要了,微信更重要;交際舞不重要了,FaceBook更重要;逛街購物不重要了,刷淘寶買買買更重要。在這么個生機盎然的互聯網絡之中,按奧卡姆剃刀原理來看,信息往往會以最快捷低廉高效的方式傳播。這其實也就是互聯網經濟的本質了。
騰訊高調發布的這款“微信電話本”,旨在借微信之力率先在網絡語音通訊上占得一席之地。這么神叨,小編就親自出馬,看看好不好使。
1.微信電話本尚屬試水階段,各功能新穎卻失穩定。
對于個人電腦平臺的網絡語音通訊,相信騰訊在QQ語音上已經做足了功課,但移動端的突破仍在摸索。小編親測后發現,微信電話本的免費通話功能,是需要雙方均用客戶端綁定手機號以后才能使用,而非基于微信號的語音交流。其次,微信電話本綁定手機號的功能十分不流暢,這與客戶端的網絡解碼轉碼能力欠佳息息相關。
2.微信電話本管理通訊錄是初衷,云備份不驚人。
手機丟后,通訊錄往往隨手機一并丟失,騰訊由云同步借題發揮,將微信電話本打造成賬號同步的通訊錄,綁定微信號后,任意一臺手機登陸均可。這其實并無新意,備份通訊錄是微信中早已存在的功能,如今單獨開發,可見騰訊對移動網絡通訊的攻堅,實屬下了極大的決心。
3. 微信電話本只是假免費,真免費霧里看花。
微信電話本之所以處在輿論浪尖上,正是因為它的通訊計費方式:流量計費而非話資計費。與大眾想象的免費通話有著現實性的差距,是低費不是免費。但換句話說,今后的智能手機用戶只需開通足夠大的網絡數據包,便可以輕松滿足文字和語音通訊的需求。當短信賺不到錢時,運營商坐立不安,如今電話也賺不到錢了,要知道坐立不安是不能否解決問題的。
基于這三點,我們大概有這些胸臆要抒發下:
1.微信電話本十分有前景,但如今不成氣候。
正如使用體驗反映的那樣,免費電話需要綁定以后在網絡順暢的地方才能實現,用戶們尚未能馬上接受限制條件如此繁雜的通話方式,短期內不可能產生很大的業務量。對于運營商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制定應付對策,手機自帶的語音通訊地位依舊難以撼動。長期來看,作為綁定微信新鮮事物,必然存在其龐大的潛在用戶和旺盛的生長空間,值得期待。
2.運營商不當坐以待斃,要么變要么死。
想當年紅極一時的Skype,如今依舊是網絡電話的領軍者,縱使其笑傲風云,卻沒有太大地沖擊中國市場,原因在于其本土化程度不足,不切合國人的使用習慣。現今微信電話本橫空出世,運營商或許躲不過這一劫了,需要切實的行動,要么削減資費,要么推出更人性化的套餐。不過,不管哪一樣,都是消費者樂于見到的:良性競爭大促語音通訊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