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21年碌曲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匯報

2021年碌曲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工作情況匯報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碧空如洗,惠風和暢。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省評估認定組的各位專家和領導蒞臨碌曲縣評估認定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在此,我謹代表碌曲縣四大班子及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評估各位專家、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碌曲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作簡要匯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碌曲”系藏語音譯,意為洮水,因地處西傾山以東、洮水之源而得名。碌曲縣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甘、青、川三省交界處,自古便是唐蕃駿馬古道跨越黃河首曲的通道和絲綢之路南線的必經之地。吐蕃文化、吐谷渾文化也曾在這里交流融合,這里有神奇悠久的格薩爾王傳說;有演藝水平高超的藏戲“南木特”;有凸顯草原漢子粗狂豪放性格的“賽馬節”;有展現草原牧民載歌載舞的盛會“香浪節”;藏民俗傳統文化“鍋莊舞”在這里日益發揚光大,2014年,中國舞協授予碌曲縣“中國鍋莊之鄉”;2015年,授予碌曲縣“中國鍋莊舞研習傳承基地”。

碌曲全縣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屬高原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2.3℃,無絕對無霜期。縣域總面積5298平方公里,全縣轄5鎮2鄉2場、24個行政村、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9萬,其中農牧業人口2.85萬,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8%,是一個以藏族為主,漢、回等多民族聚居的牧業縣。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38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5580萬元、縣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0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425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0788元。

近年來,我縣教育事業在州委、州政府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把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育,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保障、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目前,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園)51所,其中:完全中學2所,小學16所,教學點3所,幼兒園30所(其中民辦一所)。全縣現有教職工1028人,專任教師990人。現有學生8202人,其中小學3796人,初中1746人,高中1035人,學前幼兒1625人。小學、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16%,三殘兒童入學率為95.1%。

我縣18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達到國家級辦學標準,理化生、科學實驗室設備,音體美器材設備,教學用計算機,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合格學歷教師比全部達標,小學和初中達標率均為100%。義務教育學校綜合差異系數小學為 0.323初中為0.369,均符合縣域義務教育學校綜合差異系數小學不高于0.65、初中不高于0.55的要求。縣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省級評估得分98分,公眾滿意度測評為93.83%。

二、義務教育均衡工作開展情況

(一)黨建引領教育,扎實推進思政課建設。黨建是引領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力量。一是各學校把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納入領導班子建設,與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緊密結合,同部署、同落實、同建設、同考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及時學習傳達有關文件精神。二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首要任務,自覺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各學校堅定不移加強思政課建設,各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作為思政課建設第一責任人,帶頭推進思政課建設,根據《碌曲縣教育系統“黨建領航、思政鑄魂”思政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將思政課建設工作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標志性工程,以加強黨建為學校發展立“根”,持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國夢”主題教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著力培育學生的文明習慣、家國情懷、公民責任和思想志向。三是聚焦2021年全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年確定的“1234678”工作思路,通過“知、講、賽、行”等方式,結合教育系統系列活動及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開展老黨員進校園講黨史、慶祝紅歌比賽、慶祝“”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慶祝童心向黨藝術展演等主題活動,面向青少年學生開展“四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牢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出黨建領航作用,遵循思政課建設基本規律,以提高思政課質量為核心,把牢辦學方向,筑牢育人體系,固牢國家情懷。

    (二) 構建工作機制,履行均衡發展責任。全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先后制定了《碌曲縣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碌曲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關于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國檢縣級領導及縣直單位包學校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全縣各項社會事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點項目及保障措施。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和現場辦公會議,及時研究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縣人大、縣政協深入一線積極調研,為教育的均衡發展建言獻策。各鄉鎮、各成員單位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在組織適齡兒童入學、協調解決校舍建設用地、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確保落實教育經費。我縣作為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在精準扶貧脫貧摘帽任務非常艱巨、縣級財力十分拮據的情況下,堅持優先保證教育投入,將義務教育經費足額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實行經費單列,按照“三個增長,一個提高”的要求,調整經費支出結構,確保財政撥款優先保證教育。2018年至2020年,全縣財政性教育經費共投入61490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分別占財政支出比例的11.21 %、11.51 %、11.60 %,教職工年人均工資分別增長19.35%、 1.07%、1.01%。2018年至2020年預算內教育經費分別較上年增長  29.96%、4.53%,8.96%,分別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11.33%、  12.39 %,8.79%,“三個增長”各項指標均已完成。同時,全面加強了教育資金監管力度,有效規范了教育經費管理。

(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教育資源均衡。一是依托項目,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近三年來,全面改薄、中央預算內及地方自籌總投入1.5億元,新建教學樓、宿舍樓、大灶食堂9081.7平方米,新建運動場地46098平方米,校舍維修15030.01平方米,覆蓋全縣21所學校。為解決縣藏族中學運動場地面積不足的問題,縣政府經研究決定,將縣綜合體育場劃歸縣藏族中學使用管理。目前,小學、初中生均教學輔助用房面積分別為4.195平方米、3.583平方米,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分別為24.663方米、34.664平方米,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分別為4652.888元、2206.758元,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分別為26臺、15臺,生均圖書冊數分別為43冊、27冊,音體美教學器材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均達到了甘肅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標準。二是統籌規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先后投入1400余萬元,購置配備圖書、教學儀器設備。目前,配建小學標準化實驗室19個,校園監控系統18套。全縣共有計算機1610臺,計算機教室28間,錄播教室11間,班班通教室268間(班班通教室實現全覆蓋),steam創客等新型教學環境教室6間,幼教一體機設備35套,校際同步課堂設備2套,縣級教育資源平臺1套。我縣1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現百兆寬帶接入,硬件的不斷完善及優化,為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同時,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多次舉辦“課件大賽”“同課異構”“電子白板應用大賽”等,推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

(五)加強隊伍建設,促進師資配置均衡。一是建立教師補充常態機制。近三年來,通過農村特崗教師、“三支一扶”等形式新增教師160余名,有效緩解了教師對學科結構矛盾。二是建立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機制。為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制定出臺了《碌曲縣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碌曲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方案》《碌曲縣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和《關于在學區內分學科走教工作實施方案》,通過開展校際交流、送教、支教等活動,促進校際間交流,不斷縮小城鄉之間、鄉鎮之間、學校之間的師資水平差距,近三年教師城鄉、校際間交流人數達260余人(次)。三是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制定了《碌曲縣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近三年來,投入經費435萬元,累計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培訓5600人次,組織實施名師名校長、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定期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同時,認真組織開展“送教下鄉”、“優質課評選”等活動,依托天津等地對口幫扶,積極組織校長外出學習進修、考察培訓,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了一批教育理念新、政治素質硬、業務水平高的校長教師隊伍。四是建立教科研提質量機制以“教科研促教改、教科研提質量”為指導思想,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強化教學常規管理,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近三年,選派270余名教師參加了省州縣舉辦的各類教學競賽暨觀摩研討活動,參加國家、省、州、縣教學論文、授課案例、多媒體課件等近200人,獲獎論文56篇、獲獎課件30人,教學競賽獲獎教師112名,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1546人(次),獲獎638人。并申報課題10項。五是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嚴格落實特困地區教師生活補助,將全縣鄉級學校按地域劃分為三類,一類學校每人每月400元,二類學校每人每月430元,三類學校每人每月450元。2019年,將班主任津貼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寄宿制學校班主任津貼400元,非寄宿學校班主任津貼300元標準。同時,加強教師職稱評審,近三年來,我縣評聘中級職稱教師125名、高級教師60名、正高級教師2名,省級骨干教師15名、州級骨干教師8名、縣級骨干教師12名。切實提高了鄉村教師待遇,保證了教師隊伍的穩定。

(六)關注特殊群體,切實保障教育公平。一是保障特殊群體入學機會。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殘疾兒童、留守兒童就學納入全縣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體系,制定出臺《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實施方案》、《殘疾兒童少年確認登記和組織入學工作制度》等政策性文件,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制度、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和“三殘”兒童入學保障機制,有效保障了隨遷子女、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權利。同時,建立健全了政府領導,縣民政部門牽頭,教育、司法、衛計等部門及團縣委、婦聯等群團組織積極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困難救助、教育幫扶等活動,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目前,全縣隨遷子女入學率、留守兒童入學率均達到100%,三殘兒童入學率為95.1%。二是強化控輟保學工作。根據省州控輟保學工作會議精神和文件要求,立足脫貧攻堅大局,縣鄉兩級分別制定了控輟保學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適齡和殘疾學生輟學情況先后多次進行排摸,建立了動態監測檔案,通過強化依法控輟、管理控輟、減負控輟、勸學控輟、救助控輟等多項措施,靠實責任,做到了及時發現、及時跟蹤、及時報告和及時勸返,全力確保一個孩子都不掉隊。同時,不斷完善幫困助學體系。近三年,累計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3076.49萬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學生達2.7萬人(次);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享受中央專項資金1260萬元,享受“營養餐”學生達3.2萬人(次),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三是扎實開展沖刺清零專項行動工作。根據省州教育脫貧攻堅相關文件精神及要求,我縣結合實際,制定了《碌曲縣教育脫貧攻堅重點任務拾遺補缺、沖刺清零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圍繞“3+3”重點涉及教育領域,全面開展拾遺補缺、沖刺清零任務摸底排查工作,并于省州教育部門進行充分銜接,摸清了“3+3”重點涉及教育領域的工作底數,通過數據對比,采取“拾遺補缺、沖刺清零”的工作措施,由教育和科學技術局牽頭,縣衛生健康局、殘聯、民政等部門共同配合制定完善了殘障學生送教上門工作機制,按“屬地管理、責任到校、落實到人”的原則,因人制宜,認真落實殘疾學生幫扶資助政策,開展了“一幫一”、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全面摸清殘疾學生底數,確保殘疾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七)加強教育管理,切實規范辦學行為。一是強化素質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過程,突出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加強學生校外活動基地和家長學校建設,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二是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切入點,制定了《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先后開展“同課異構”“優質課評選”“課件制作大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優師”等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師教學技能和專業素養。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德智體美勞納入學生評價考核內容,禁止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三是注重學校特色建設。精心組織舉辦了碌曲縣教育系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藝術展演、“立師德 鑄師魂”主題師德師風宣講等活動;各學校根據地域特點,民族特色構建了“規范+特色”的辦學模式,積極舉辦校園藝術節、開展校園大課間以及興趣小組和特色社團等活動。創建省級“快樂校園”6所,國家級、省級“足球學校”4所,省級“德育示范校”3所,省州級“語言文字示范校”6所,文明校園13個、2019年,碌曲縣藏族中學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涌現出了如《南木特》藏戲、藏文書法、唐卡繪畫、民歌彈唱、鍋莊舞表演等一大批傳承民族經典,弘揚民族文化的特色精品社團;開展了以“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五無甘南”為契機,以持續推進校園“十有十無”行動為主題的校園環境衛生革命,全力打造“全西藏最干凈校園”、全力創建“五無校園”,切實推動學校文化向規范化和特色化邁進,有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切實強化了學校內涵建設。四是加強校園安全。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投入資金337萬元為各學校購置安裝了校園監控設備,不斷鞏固“平安校園”創建成果。縣公安、文旅、衛生、交通、食藥監等部門積極參與校園安全、食品安全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等工作;各中小學、幼兒園,認真貫徹落實校園安全工作“一崗雙責”、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通過多種形式,持續開展各類校園安全宣傳和主題教育,精心組織地震、消防等安全防范應急演練活動,不斷提高師生安全應急自救與事故處置能力。將安全任務目標細化到基層、分解到人頭,保證了學校安全工作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全縣各級各類學校連續多年未發生任何校園安全事故。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碌曲教育發展取得今天的成果,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得益于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雖然我縣在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指標達到了驗收標準。但與教育發展的需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困難:一是財政收入總量小,財政增收難度大,教育投入的有限增長還不能滿足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二是教育教學質量與兄弟縣市比較仍有差距,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仍需加大力度,教育理念、教學手段還跟不上教育發展需求,教師能力提升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任務三是全社會抓教育的氛圍不太濃厚,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需進一步加強。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以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為目標,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導向,全面落實責任,切實加大投入,強化保障措施,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全縣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繼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下教育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確保“三個增長”、“兩個提高”。用足、用好、用活各項扶持政策,爭取上級部門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多渠道、多層面籌集教育經費。

(二)繼續改善學校育人環境。一是持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劃,充分結合學校發展需求,補齊辦學條件短板,優化教育資源。二是鞏固提升“兩類學校”辦學成果,對照《甘南州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桿校評估方案(試行)》標準,切實改善辦學條件。三是積極申報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等項目,改善校舍環境,著力解決師生食宿問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步伐。四是全力做好“為民辦實事”項目,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加快項目進度,助力“五無甘南”創建行動。

(三)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專業教師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建立和完善城鄉中小學校長、教師流動機制,合理配置各學科教師,配齊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教師,著力解決學科結構不合理問題。

(四)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通過城鄉學校“結對幫扶”,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整體提高全縣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立德樹人工程,著力強化養成教育,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主題活動,大力宏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這次評估認定作為推進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再接再厲,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開展查漏補缺,努力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在全縣中小學秋季開學工作會上的講話
績溪縣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督導評估反饋意見
運用統籌思維突破難點 抓住關鍵事項對標補短 ——淺析桑植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經驗
“五抓”全力推進“9+3”計劃及“4+2”工程
翼城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若羌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匯報材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安仁县| 灌南县| 阳西县| 曲阳县| 珠海市| 大关县| 仙桃市| 安顺市| 甘肃省| 福安市| 万源市| 镇坪县| 新营市| 兴安盟| 南昌市| 洞头县| 东港市| 西盟| 天气| 黔西| 泾川县| 澄城县| 萨嘎县| 施甸县| 普格县| 巴塘县| 浦县| 新乡县| 临邑县| 饶河县| 武清区| 和静县| 广东省| 沁源县| 会宁县| 枝江市| 沛县| 新竹县| 龙川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