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天,2018年5月18日,星期五 晴。
神醫扁鵲治病,也有其治療原則:
第一,驕恣不論于理,不治;
第二,輕身重財,不治 ;
第三,衣食不能適,不治;
第四,陰陽并,臟氣不定,不治;
第五,形羸不能服藥,不治;
第六,信巫不信醫者,不治。
就是說有些病患來找醫生看病,醫生交待其醫囑,但患者卻不以為然,或者偏偏不這么做,而有些人拼命工作,拼命賺錢,結果身體像樓房一樣塌了,來找醫生看病;
醫生告訴他: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需要時間,更需要金錢。結果病人拒絕治療,甚至懷疑醫生……
人最怕什么?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孩子是別人的,房子、車子也成了別人的(當然,我這里指的醫生是宅心仁厚之醫,而非訛錢的庸醫,請用慧眼識別),有些患者本身情緒控制不好,生活不節制,飲食無度,好逸惡習,找醫生看病,吃了醫生開的藥無效,反說醫生醫術不高明,這種患者,醫生也表示很無奈。
人體氣血,五臟六腑都攪成一團了,再高明的醫生也無力回天;還有的患者,病入膏肓,連藥都服不進去了,靠鼻飼,很多醫生也只能搖頭,不可逆天行事。
當然有個別醫生技術了得,征得家屬同意,死馬當活馬醫起死回生,那要另當別論,怕就怕挽不回,攤上事后自己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畢竟現在,人心叵測;
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就是不信奉醫生,對醫生開的藥,要反復斟酌,不斷的提出問題來質疑醫生,這種病人,可以自治。
今天陳老,給一位咳嗽的小孩患者,開完藥后就,交待其父母:別給孩子吃零食,別讓孩子在感受風寒(天氣熱,家長開空調,帶著孩子一起涼快涼快)、牛奶魚肉蝦,先別給孩子吃,是因為這些東西吃下肚,會加重脾胃負擔,難以消化,會加重咳嗽……
轉身離開,在門口卻聽到其父親這么說:孩子生病了,營養跟不上,回家燉雞給娃補身體。醫生說的話,轉身即忘。
古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些人注定要頭破血流,才吸取教訓。
陳老說:醫者仁心,該交待的醫囑,不但要交待,怕病人忘了,還要寫在處方單上,但病人不遵循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張某,女 28歲,計劃懷孕,但經期從未正常過,量少,有血塊,伴經期腹痛、脫發,在陳老這里調整兩次后,各種癥狀明顯好轉,現為行經第五天,陳老按:經后期,給她調理。處方如下:
生地20克 丹皮20克 棗皮8克
淮山15克 茯苓15克 當歸10克
白芍20克 懷牛膝10克 桑寄生12克
脫力草20克 荊芥10克 紫石英20克
雞血藤30克 炙甘草4克
五劑
陳老交待:經期勿吃辛辣、刺激性飲食,另外勿碰涼水。
陳老說:經后期要引血歸源,為下一個月經周期做準備,因此所用藥物都是養肝腎精血兼補陰的藥物。
為什么要加一味荊芥,《本草綱目》中稱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于祛風邪,散瘀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為風病、血病、瘡病之要藥。
傅青主擅用荊芥治療女科,經、帶、胎、產各病,如完帶湯中荊芥,升提脾氣,疏理肝氣,健脾止帶,月經先后不定期用荊芥引血歸血,不規則出血用荊芥炭止血、益氣化瘀。
這里用荊芥相當于滿池的水,把荊芥引到需要的地方;曾老師常說,大自然中沒有神奇之藥,只有平凡之藥,平凡平淡之藥,用到極致乃為神奇。
我問:為什么不用防風,防風是風藥之潤劑,效果會不會更好?
陳老說:防風,色黃,入脾,走胸腔,對于肝氣郁滯導致的胸悶,可用防風開胸膈,對于脾氣虛、肝木克乘脾土導致的泄瀉,可用防風升發脾氣,如痛瀉要方中防風可把下焦風邪提到中焦,在從中焦提到上焦,最后從皮發散出去。
《本草經疏》講,防風治風通用,升發而能散,故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周身骨節疼痛,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下乳,金瘡因傷于風內痙。其云主目無所見者,因中風邪,故不見也。煩滿者,因風邪客于胸中,故煩滿也。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祛風燥濕,故主痹也。發散之藥,焉可久服,其曰輕身,亦濕去耳。
……
藥房趙爺,在抓藥拿著,一塊生地看了看,丟給蔣師兄。
蔣師兄笑笑:泥巴。
我不信,拿過來看了看,外表不仔細辨認,真和生地一模一樣,為了確認我咬了一小口,泥,嘴里確實是泥;黑心的藥材商,我一邊嘀咕一邊找漱口水,將此情況反映給師娘。
師娘立刻檢查這批生地的情況,并再三囑咐我們,抓藥時一定要留心,萬不可把泥巴當藥,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