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其根作粉,潔白如雪,故名天花粉。為葫蘆科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栝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日本栝樓Trichosanthes japonica Regel.的干燥塊根。別名栝樓根(《神農本草經》),蔞根((雷公炮炙論)),白藥((本草圖經》),瑞雪(《本草綱目》),天瓜粉(《重慶堂隨筆》),花粉(《增訂偽藥條辨》),栝萎粉、萎粉(《藥材學》)。主產于山東、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以河南安陽一帶所產者質量較好。多為栽培品種。以色白、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傳統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現代功效】致流產和抗早孕作用,降血糖,免疫調節,抗細菌,抗病毒,抗艾滋病病毒,抗腫瘤。
【主治病癥】熱病口渴,消渴引飲,肺熱燥咳,脅痛,咽痛,乳少,乳癰及瘡瘍腫毒。
【鑒別要點】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盔帽形,直徑6~48μm,臍點點狀,短縫狀或人字狀,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8分粒組成。具緣紋孔導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緣紋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緊密。石細胞黃綠色,長方形,橢圓形、類方形、多角形或紡錘形,直徑27~72μm,壁較厚,紋孔細密。
【使用注意】寒痰及亡陽作渴者慎服; 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禁服。孕婦忌服。反烏頭。本品含有天花粉蛋白有時可引起變態反應。高劑量可引起肝、腎細胞變性、壞死。
①《本草經集注》:'枸杞為之使。惡干姜。畏牛膝、干漆。反烏頭。'
②《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
③《本草匯言》:'汗下之后,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陰虛火動,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④《本經逢原》:'凡痰飲色勺清稀者,忌用。'
⑤《得配本草》:'胃虛濕痰,亡陽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見原因,以下焦濕熱瘀結合并陰虛火旺多見,占80%左右。我院不育癥醫療中心以天花粉為主組方,治療該病。《本草匯言》載:“天花粉,退五臟郁熱。”既走氣分,又入血分: 既能通行經絡,清解郁(瘀)熱,又能生津養陰。故對于下焦濕熱瘀結、陰虛火旺導致的精液液化不良,取效甚佳。[山西中醫,2004,20(5):34.]
李廣文經驗
天花粉為主治精液液化不良
郝樹濤醫師多年來依據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廣文教授的經驗,以天花粉為主藥,治療因精液液化不良所致的男性不育癥,取得滿意療效。方藥組成及治法: 天花粉15g,黃柏、蒼術、山茱萸、車前子、牡丹皮各9g,丹參21g,生地黃、連翹、生麥芽各12g,茯苓18g.每日1劑,水煎2遍,共300ml,分2次服。18劑為1個療程,一般用1~2個療程,即可恢復正常。
王某,男,29歲,2002年8月6日初診。婚后3年未育。女方生殖系統檢查未見異常。精液檢驗2小時以上不液化,伴精子活動力弱(a級精子13%)。在當地曾服中草藥30余劑和西藥維生素E、維生素c及鋅制利末效。臨床表現:小便赤澀不適,陰部潮濕,性欲強,性生活3~4次/周,嗜酒。舌紅、苔黃膩,脈弦數。診斷為原發性不育癥(精液液化不良)。證屬下焦溫熱瘀阻,腎陰不足伴陰虛火旺。治以瀉熱燥濕、滋陰降火、涼血祛瘀。藥用:天花粉15g,黃柏、蒼術,山茱萸、車前子、牡丹皮各9g,丹參21g,生地黃、連翹、生麥芽各12g,茯苓18g.每日一劑,水煎服。囑其忌煙酒及辛辣食物,節制房事。服藥18劑后復查精液,30分鐘液化良好,精子動力恢復,a級精子35%。囑其停藥。2個月后妻子懷孕,2003年10月順產一男嬰。
精液液化不良為男性不育癥的常見原因,以下焦濕熱瘀結合并陰虛火旺多見,占80%左右。我院不育癥醫療中心以天花粉為主組方,治療該病。《本草匯言》載:“天花粉,退五臟郁熱。”既走氣分,又入血分: 既能通行經絡,清解郁(瘀)熱,又能生津養陰。故對于下焦濕熱瘀結、陰虛火旺導致的精液液化不良,取效甚佳。[山西中醫,2004,20(5):34.]
關于醫景堂學苑
醫景堂學苑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啦!醫景堂寓意像仲景一樣的大醫研究疑難病的殿堂,醫景堂學苑就是秉承這樣的宗旨,將古代及當代中醫名家的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展現在平臺上,供將來想成為中醫名家的大夫們和中醫愛好者學習借鑒,提升中醫思維觀念,提高中醫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