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胃散
【組成】生黃芪90克,莪術50克,潞黨參、淮山藥、蒲公英、枸杞子各90克,雞內金、刺猬皮、生蒲黃、五靈脂、徐長卿各60克,炮穿山甲、木蝴蝶、鳳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碾極細末,每服4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鐘服用。陰虛者加北沙參、麥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陽虛則加良姜、炒白術各60克,蓽茇30克。
【功用】益氣消瘀,養胃制肝,溫脾化濕。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潰瘍病。
【方義】朱老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脾虛夾瘀、陰虛木橫、陽虛夾濕等3型較為常見,用藥上按型分別施治,各有側重。就其病理而言則一,故凡病理切片報告,見有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均應加刺猬皮、炮穿山甲,以軟堅散結,消息肉,化瘀滯。舌質紅,脈弦者,可再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白英等。黃芪配莪術,能益氣化瘀,劑量宜視癥情而增減,有祛瘀生新之功,堅持服用,病變往往可消弭于無形。疼痛甚著,應加用活血化瘀、散結止痛之失笑散,因其不僅善于止痛,而且有改善微循環,調節代謝失調和神經血管營養,從而促使腸化生和增生性病變的轉化和吸收。余之經驗,凡脘脹甚者,徐長卿必不可少,以其善于行氣消脹,緩急止痛。至于鳳凰衣、木蝴蝶二藥,功擅養陰清肺,通常均用于久咳、咽痛、音啞,其實還有補虛、寬中,消除慢性炎癥及促進食欲之功,朱老說臨床對于潰瘍病及慢性萎縮性胃炎屢用得效。
朱批點睛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整個病程中是錯綜復雜的,有時較單一,有時諸多癥情同時出現,辨治貴在辨證明確,切中病機,切忌見病治病,就事論事。我在選方用藥時,以“久病多虛”、“久病多瘀”為根據,各有側重,虛實兼顧,力求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祛邪不傷正,理氣而不傷陰。一旦藥中肯綮,則應堅持服藥,不宜輕易更方。如藥后病情已獲好轉,續予散劑沖服,一則服用方便,患者易于堅持,以鞏固療效;二則有利于藥物充分吸收,若用之得宜,則效如桴鼓。除此之外,尚應注意飲食,掌握食療,調節情志,避免憂怒,以利于胃體之康復,療效之鞏固。
【病案】
黃芪配莪術治慢性胃疾
高某,女,60歲,退休工人。胃疾20余載,經治而愈。去年因連續食用黨參煨桂圓而致口干咽燥,乃致胃疾又作。近5個月來,食欲顯減,胃脘脹痛不適,形體消瘦,便干如栗,三日一行。苔白膩,邊有白涎,質襯紫,脈細小弦。證屬氣血虧虛、痰瘀互阻、中運失健,姑予益氣血,化痰瘀,運中土,徐圖效機(1981年10月胃鏡檢查:淺表萎縮性胃炎、胃潰瘍)。
處方:生黃芪20克,太子參、全當歸、桃仁、杏仁各10克,戈制半夏2克(分2次沖),蓬莪術、雞內金各6克,生麥芽15克,綠萼梅8克。
進藥5劑,食欲增加,脘痛已緩。仍以上方出入加減,共服藥62劑,諸恙均除,胃鏡復查未見任何異常。
體會:慢性胃疾和癥瘕積聚有其共性:由于久病耗氣損精,而致氣衰無力,血必因之瘀阻,因之常呈氣虛血瘀之候。朱老認為此類病癥應選益氣活血、化瘀生新之品,方能奏養正消積之功。倪朱謨的《本草匯言》謂:“黃芪補肺健脾、實衛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王執中《資生經》曾載:“執中久患心脾疼,服醒脾藥反脹。用蓬莪術面裹炮熟研末,以水與酒醋煎服立愈。”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女科方又有理沖湯用黃芪、黨參配三棱、莪術之例,彼指出:“參、芪能補氣,得三棱、莪術以流通之,則補而不滯,而元氣愈旺。元氣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術之力以消癥瘕,此其所以效也。”朱老對此頗為贊賞,并加發揮。他常用生黃芪20~30克,莪術6~10克為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肝脾大及肝或胰癌腫患者,頗能改善病灶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以使某些潰瘍、炎性病灶消失,肝脾縮小,甚至使癌癥患者病情好轉,延長存活期。朱老臨床具體運用這兩味藥物時,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靈活掌握其劑量、配伍,如以益氣為主,黃芪可用30~60克,再佐以潞黨參或太子參;如以化瘀為主,莪術可用至15克,亦可加入當歸、桃仁、紅花、土鱉蟲等;解毒消瘕常伍參三七、虎杖、蛇舌草、蜈蚣。臨床實踐證實,凡胃氣虛衰、瘀阻作痛者,以二味為主,隨癥制宜,胃痛多趨緩解或消失,食欲顯著增進,病理變化隨之改善或恢復正常,可見其大有健脾開胃、扶正祛邪之功。
朱批點睛
黃芪能補五臟之虛,莪術善于行氣、破瘀、消積。莪術與黃芪同用,可奏益氣化瘀之功,病變往往可以消弭于無形。因為黃芪得莪術,補氣而不壅中,攻破并不傷正,兩藥相伍,行中有補,補中有行,相得益彰。再細深究,《本經》首言生黃芪善醫癰疽久敗,能排膿止痛;次言大風癩疾,五痔鼠瘺,皆可用之。性雖溫補,而能疏調血脈,通行經絡,驅風運毒,生肌長肉,以其伍蓬莪術,恒收祛瘀生新之功。故臨床運用可使器質性病變之病理性變化獲得逆轉。
相關鏈接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飲食宜忌
1、宜食大米飯、小米飯、玉米飯,如喜面食,可食干烙餅、面條、面包以及其他不加堿的面食品。
2、非虛寒型均宜食黑木耳(做木耳湯為常食湯)、土豆、西紅柿、青菜、藕、蘿卜、冬瓜、黃瓜、嫩絲瓜、綠花菜、洋蔥、芹菜、胡荽、綠豆芽、豆豉等,燒菜佐料可用醋、生姜,少用酒、味精、糖、胡椒。
3、可食肉、蛋、魚類,如豬肉、羊肉、牛肉、鴨肉、鴨蛋、鯽魚、昌魚、黃魚、米魚等有鱗魚,內臟類可食豬肚、雞肫、豬腰子。
4、忌食油榨糯米糕餅、粽子、湯圓,酸咸菜餃子、波菜、蕓菜、紫菜、海帶、酸咸菜、青椒、辣椒、大蒜、黃豆芽、豆腐,更忌煙、烈性酒、茶葉、方便面、各種飲料、礦泉水及各種液體滋補品等,并要少食水果。
5、禁食雞肉、醉蟹、蝦類、無鱗魚、驢肉、馬肉、香腸、火腿、狗肉、蛇肉、臘肉、豬頭肉、熏鵝、麻油鴨,以及油條、油餅等油榨食物。
按:飲食宜忌,是中醫能否取得理想療效的關鍵,中醫有藥食同源之說,故重視飲食宜忌,既能免除干擾藥效,又能保護病變部位少受刺激,它是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通常所提及的生、冷、油、膩四忌比較抽象、籠統。每一種病,隨著病情的不斷演變,均有不同的飲食宜忌,朱師在治療萎縮性胃炎過程中,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宜忌譜,作為患者的飲食生活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