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銹病另叫赤星病、蘋檜銹病、羊胡子。主要癥狀是果葉漸漸變黃掉落,上面有種毛毛形狀的物體,長出來的蘋果也是畸形的,城市效區、風景旅游區附近的果園、綠化樹種檜柏種植區附近的蘋果樹時有發生。
蘋果銹病又名赤星病、蘋檜銹病、羊胡子。城市效區、風景旅游區附近的果園、綠化樹種檜柏種植區附近的蘋果樹時有發生。造成病葉變黃,出現叢毛狀物,果實畸形早落。
蘋果銹病-癥狀
為害葉片、新梢、果實。葉片先出現橙黃色、油亮的小圓點。后擴展,中央色深,并長出許多小黑點(性孢子器),溢出透明液滴(性孢子液)。此后液滴干燥,性孢子變黑,病部組織增厚、腫脹。葉背面或果實病斑四周,長出黃褐色叢毛狀物(銹孢子器),內含大量褐色粉末(銹孢子)。
蘋果銹病-病原
GymnosporangiumyamadaiMiyabe稱山田膠銹菌,或蘋果東方膠銹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是1種轉主寄生菌。在蘋果樹上形成性孢子和銹孢子,在檜柏上形成冬孢子,后萌發產生擔孢子,共有4種孢子。蘋果葉片正面產生性孢子器、性孢子。性孢子無色,單胞,紡錘形。葉背面產生銹孢子器、銹孢子。銹孢子球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單胞、膜厚,有瘤狀突起。
蘋果銹病-發病特點
以菌絲體在檜柏菌癭中越冬。次年春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發產生大量擔孢子,隨風傳播至2.5~5公里的范圍,落在蘋果樹的葉片、葉柄、果實及當年新梢上,形成病斑。在病部產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銹孢子器和銹孢子。性孢子結合形成雙核菌絲,再發育成銹孢子器。銹孢子成熟后,秋季再隨風傳到檜柏樹上,形成菌絲體、菌癭越冬,完成生活史。此病的發生條件,必須在該地區植有蘋果和檜柏兩種樹,才能完成生活史。春雨早而雨量多,發生嚴重;春季干旱、果園周圍無檜柏樹則發生輕微,或不發生。
蘋果銹病-防治方法
(1)鏟除檜柏。蘋果產區禁止種檜柏。風影旅游區有檜柏的地方,不宜發展蘋果、梨園,兩者應相距5公里以上。已零星種植檜柏,果園應建議移走,以防止銹病發生。
(2)檜柏春季防治。冬春應檢查菌癭、“膠花”是否出現,及時剪除,集中銷毀。蘋果發芽至幼果拇指大小時,在檜柏上噴1~2度石硫合劑,全樹噴藥,1~2次。
(3)噴藥保護。蘋果、梨自芽萌動至幼果期噴藥1~2次。特別是在4月中下旬有雨時,必須噴藥。可用20%三唑銅(粉銹靈)可濕粉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粉600~800倍液,也可用波爾多液(1:2: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