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近年關。這時節,怎一個“忙”字了得!當教師忙,當個班主任更忙。這一程只顧行走,許多時候都記不清沿途還有哪些風景。過去的一頁頁重新打開,苦樂與酸甜漸漸清晰。
當初的我們,也是帶著理想與熱情開始教師這個職業,憧憬著把自己的夢想根織在學生身上,希望年少的他們有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激情,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情,悲天憫人、感恩生活的謙恭,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包容,希望他們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又是嫉惡如仇的血性漢子。在三年的熏陶之后,能懷揣著一點理想主義開始今后的人生。
不過,美好的夢想總是與現實有著差距,它也漸漸凝結成一點失落消融著我們的熱情。教育者到底應該以怎樣的教育方式呈現在受教育者面前?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摯、奉獻、包容、引領就是它的精髓。雖然,在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象牙塔已不再“象牙”,然而,身居其中的主人卻該依然堅持那一份操守。畢竟,我們從事的是一份“造人”的事業。不是早有教育者說,你希望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應成為那樣的人!世俗面前多一份淡定,功利面前少一點追逐;與學生相處多一點稚子情懷,和同事相伴少一些事故老成;教書育人多一些大智大慧,前行路上少一點牢騷抱怨;對影響學生品德形成的細節多一點關注,對年少無知表現出的愚蠢少一些責難。別忘了我們也有過年青,而他們還未老去。當空洞的說教被睿智的言行代替,當熱情、樂觀、智慧、善學的師者就在身邊,當我們的學生自覺成為他們老師的“粉絲”時,這一切離當初的教育目標是不是更近一些?
教育其實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人格塑造人格,用言行引領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