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力,是一個女人仍能保持單身時的魅力狀態,一種沒有被男人和家庭“套牢”的心態。
——阿黛
阿黛|文 網絡|圖
一、沈麗君自殺事件
這兩天,被傳得沸沸揚揚的沈麗君自殺事件刷屏了。
沈麗君,1983年出生,平面模特、演員,出演《家有喜事》《變身契約》,曾經榮獲頭文字D飄移女郎大賽(全亞洲)亞軍、淘寶網兩屆旺旺之星、網易泡泡校園惹眼美女冠軍、瑞麗上海飄柔之星冠軍、賽拉圖風尚之星等等殊榮。
網傳,2010年,沈麗君與年長一歲的丈夫結婚,自此踏入了長達八年的婚姻泥潭,最后于9月10日,在身患癌癥、丈夫出軌和小三逼宮的狼藉里,留下一兒一女和萬字遺書,墜樓自殺。
經過沈麗君的友人及經紀公司證實,沈麗君的確于9月10日墜樓身亡。但所謂的出軌、患癌等是否為真,或者說萬字遺書是否為真,無法證實,所以我也不便傳播。
至少,翻看沈姑娘的微博,總是歲月靜好、祥和淡然的模樣。
此事被傳開以后,悲劇婚姻再次成為女孩們的恐懼,而家庭主婦則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
其實,我想說的是:作為女孩,一定要保持單身力。
單身力,顧名思義,即保持單身的能力。無論是單身的人,還是愛情里的人,再或者是婚姻里的人,都需要有保持單身的能力,女孩更甚。
單身力,不是為了讓我們保持單身的狀態,不是為我這樣的大齡剩女開脫,而是說我們要保持自己獨立的經濟狀態、獨立的精神狀態和獨立的自由狀態。
二、經濟獨立
很多人都說家庭主婦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理由如下:
在經濟上沒有自主權,這是非常要命的;
費力但是不討好,常被丈夫忽視或不屑;
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這是很多家庭主婦婚后不敢擺脫身份的一個重要因素;
容易喪失愛情新鮮感,變成自己和丈夫都討厭的黃臉婆;
丈夫出軌后,選擇權變少;
沒有自己的事業,注意力只能集中在孩子和丈夫身上;
容易迷失自我。
這些弊端,每一個家庭主婦都有切身感受。而每一個即將要做家庭主婦的人,都要有所了解。現實生活中太多女性的婚姻悲劇,都可見作為一個家庭主婦的悲哀。
每個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而當你一天天地消滅你的社會角色,把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以他的標準進行自我要求,以他的喜好進行自我塑造,還要時刻祈禱他一動不動地在原地等你時,恐怕連他都在笑你的愚癡吧。
所以,倘若有更多的選擇,不要為了男人的那句“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去做家庭主婦。因為往往結果就是他一邊養著大家,一邊養著小家,一邊養著你,一邊養著她。
但是,我并非說要讓所有女性不要做家庭主婦。實際上,很多女性都會在事業和家庭之間,選擇后者。這無可厚非,甚至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在生孩子后,都暫時做著家庭主婦。是否做家庭主婦與婚姻是否幸福不成絕對比,但我們依然要慎重。
即便我們要做家庭主婦,也要做一個獨立的家庭主婦,做一個有掙錢能力的家庭主婦。
在《愛情保衛戰》上,經常看到很多家庭主婦吐槽,不被尊重、吃穿用度皆看人眼色。而被問到為何不出去工作時,最多的原因竟是:好多年不工作了,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什么。
這就是最為悲哀的地方。就像被圈養的小鼠,除了會在籠子里轉圈,連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快喪失殆盡了。
最為恐怖的職業不是家庭主婦,而是在家庭里喪失自我能力的家庭主婦。所以,即便是家庭主婦,也要保持自己緊跟時代的能力,保持自己一旦走出家門也能融入社會獲得安身立命的職業的能力。
只有具備了經濟獨立的單身力,當我們身處悲劇婚姻時,才有說走就走的勇氣。
婚姻中的女性如此,單身女性更是亦然。與其向伴侶喋喋不休地推薦漂亮衣服,不如自己穿上漂亮衣服給他看。
三、精神獨立
從心理學研究來看,一個人的幸福感來源于對生活質量的自我感知,當女人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小小的家庭之中時,就會失去物質和精神上的安全感支撐,也失去幸福感的大部分來源。所以,她只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全部寄托在伴侶身上。也正因為,她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只寄托在自己的伴侶身上,所以女性感知自我及社會的能力也會更加下降。如此,惡性循環。
因此,無論是單身,還是處于婚姻中的女性,都應該有豐盈的內心和獨立的精神世界。
關于這一點,前幾天所看的竇文濤、馮唐和俞飛鴻的《鏘鏘三人行》頗有感觸。
47歲的俞飛鴻至今依舊單身,于是竇文濤一開口就問:你為什么單身到現在?
被問到一個人長期單身,是否精神正常時,俞飛鴻如此回答:
一個人無論單身與否,都需要保持精神世界的豐富和獨立。不需要通過伴侶來消除自己的孤獨或寂寞。
正如蔣勛先生所言:孤獨是不孤獨的開始,當懼怕孤獨而被孤獨驅使著去找不孤獨的原因時,是最孤獨的時候。
人要學會和自己相處,才能更好地和伴侶相處。
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女孩都因為沒有豐盈和獨立的精神世界,而顯得很麻木或痛苦。
單身的女孩,希望找一個男友力爆棚的人,懂得自己的一顰一笑。于是,出于孤單而尋覓伴侶;婚后的女孩,因為孤獨,將所有的希冀都寄托在伴侶身上,希望他能懂你的每一份小小的開心和每一份大大的失落。你總是內心空虛,精神脆弱,視野狹窄,興趣盡失,思想皆無,試想一下,誰會愛這樣的你呢?最后恐怕連自己都會厭惡自己。
當你總是期待別人的懂得,期待他是你的精神支柱時,你的精神世界也正在逐漸崩塌。
就應該像俞飛鴻所說的,我沒有結婚,但我挺幸福的,結婚不能讓感情更好,沒有結婚也不會讓感情更不好,人生并不是只有愛情,你不能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施舍與給與上。
在婚姻中,女孩應該繼續保持單身力,學會從自身獲取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保證婚姻的良性發展,同時亦不失去自我。
所有的女孩,無論情感狀態如何,都應該具有豐盈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里,視野開闊,不局限于家庭和伴侶,不局限于生活的一地雞毛;同樣,也不會沒有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不會希冀從別人身上獲得自我存在感,要懂得悅納自己和愉悅自己。
如果,你不知如何保持自己的精神獨立,不妨先學著培養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吧。
四、自由狀態
自由的狀態,我將其理解為:單身時,有能夠享受自由的能力;婚姻時,有能夠及時止損、抽身而出的能力。
作為單身的大齡青年女性,你一定能理解,我是扛下了多少催婚的符咒,才在這動蕩不安的年紀里,熱氣騰騰地通俗地活著。我相信,這就是我的單身力——不懼怕單身。
畢竟,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女孩因為年齡和父母的催促,放棄了自己的堅守,在一群質量不佳的男生里找一個相對順眼的人走入婚姻,然后還要告訴自己說:別挑了,剩下的都是差的。
但我篤定地認為:人最不應該講究的就是自己的幸福。與其接受一份不確定的幸福,不如盡情地與自己相愛,享受單身的自由。
可以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睡一個天昏地暗的懶覺;可以自由地決定房間的格局、飯菜的樣式、衣服的風格、脾氣的好壞。
感謝上帝塑造了平庸的我,更感謝上帝塑造了單身的我。
一份不為另一個人所左右的幸福,不應該只出現在我們的獨身階段。即便到了戀愛關系或者婚姻關系中,我們也應該保持一份“單身力”。我遇到過很多已婚的女性,尤其在有了孩子后,狀態急轉直下。
雖未踏入婚姻,但婚姻的千瘡百孔的模樣,卻見了不少。而婚姻里,各種各樣的悲劇女性,見得更多。對于她們,我希望她們能夠懂得及時止損,擁有抽身退出的勇氣和能力。
我不想拆散任何一個家庭,但我也絕不鼓勵任何一個女孩還沉淪在出軌、家暴、小三泛濫、丈夫不聞不問的婚姻里。
不要以任何理由,將自己深陷漩渦。永遠不要覺得你可以讓一個渣男從良,更不要覺得孩子需要你們這般貌合神離、硝煙不斷、壓抑陰森的家,他更需要的是愛。因此,每一個步入婚姻的女孩,都應該追求共同進步,相互陪伴,彼此成就的婚姻。倘若不幸跌進了悲劇,不必害怕,勇敢出走,切不要一錯再錯,最后無路可走。
單身也好,結婚也好,都是為了追求幸福,只是形式不同,并沒有高下之別。我想不管現在的你處在哪種狀態,都應該忠于自己的內心。所以,不懼單身,不溺婚姻的單身力,是需要每個女孩子所擁有的。
保持單身力,就是讓我們在成為獨立自主的人的基礎上,在順遂的生活里有盡情享受的能力,在平凡的世俗里有不慌不忙的能力,在糟糕的境遇里有重新洗牌的能力。
(原創首發于個人公眾號:阿黛小姐,轉載請關注公眾號聯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