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開門術共分八法:
1 開天門
天門起于兩眉之間,止于百會。醫者用右手中指,有節奏地點擊兩眉之間的印堂穴9次,天心穴9次,天庭穴9次,次,百會穴9次。然后用左手掌扶著病者的后頸部位,右手以大拇指的羅紋面,緊貼于天門穴,向上直推,經天星、天庭、上星、囟門(泥丸宮)直達百會穴為止,力度不宜過重,為開天門。
2 開地門
地門乃腸的終點。醫者用點法以右手中指在病者肚臍(神闕)處點擊7次,左盲俞點擊7次,右盲俞點擊7次,氣海點擊7次,雙天框各穴位按上述次序各點擊7次,然后醫者將左手重疊在右手上,緊貼于病者腹部神闕周圍,按反時針方向運轉多次;然后將雙手重疊于肚臍上敷1至3分鐘,使病者肚臍部發熱。通過揉動點擊達到氣通為度。其作用是加強大小腸的蠕動以促進臟腑氣流通暢。
3 開氣門
醫者以右手中指點擊肺門穴7次,肺俞穴7次,天突穴7次,膻中穴7次,期門穴7次,后以右手拇指第一節緊貼天突穴上,從天突穴至肺門穴,膻中穴,期門穴,直至章門穴,連續直推3次;后背從肺俞穴直推至章門穴3次,點太淵穴9次,點列缺穴9次。此法打開氣道,使氣流通行無阻。重傷者在直推時需要病者配合呼吸進行,以排出濁氣。
4 開血門
人身體里的血如河中的流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動著,當流到某一個部位時,人體的那個部位因受到了損傷,氣血被阻礙不能流通,并使全身受其牽制,人就有疾病癥狀。若能開其門戶,使氣血流行,則筋脈自舒,其病自消。
醫者可按子午流注法血流的運轉時間,打開病者的血門。以右手拇指點腎經線路上的石關穴7次,任脈線路上的下脘穴7次,陽交穴7次,氣海穴7次,關元穴7次,中極穴7次。然后以雙手拇指點按肝經上的陰簾穴5次,脾經上的血海穴5次,胃經上的足三里穴9次,腎經上的涌泉穴9次,然后在所點的各穴位上以輕手法拍擊各12次,使所閉穴受到震蕩,慢慢開放,所阻滯之氣血將緩緩通過,得以恢復運行。
5 開風門
醫者讓患者仰臥于床上,在患者的督脈路線上,點按天突穴、身柱穴、靈臺穴、眷中穴、命門穴各5次,后以拇指按于天柱穴上直推至命門穴共3次。點在督脈旁1.5寸的膀胱經上的風門穴,督俞穴,肝俞穴、腎俞穴、氣海穴,大小腸穴各3次,后以雙手大拇指第一節緊貼風門穴,并加重力量直至小腸穴3次。點按膽經路線上的淵腋穴,京門穴各7次。點按涌泉穴、太沖穴、金門穴、水泉穴各5次。此為開風門。
6 開火門
患者端正直坐,醫者左手中指對準患者督脈路線上的腎俞穴,右手中指對準任脈路線上的關元穴,同時用中強度的力量,各點擊5次。
醫者左手中指對準命門穴,右手中指對準中極穴,用同樣強度的力量同時點擊5次,然后左右手成掌,雙手掌心分別貼緊在命門、關元穴上,左手在命門穴,右手在關元穴,各向反時針方向運轉18次,以調陰陽之氣使其運轉全身。
7 開筋門
人體中筋門共有四處:一為雙手腕后橫紋中與一窩風穴正對之筋;二為雙肩井中兩條大筋;三為背脊左右處兩條大筋;四為雙腳解溪穴處之筋。醫者按以下次序施治:
(1)醫者將患者的雙手掌后腕橫紋穴,用左右手的拇指各朝左右撥筋5次,要撥得干脆利落;然后用左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掐住此處,用力推擊中指尖。
(2)醫者以雙手拇、食、中指分別掐住患者雙肩之大筋向上各提3次,然后突然丟下,再用雙手掌后溪處拍擊肩井穴7次。
(3)醫者用雙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將督脈路線上脊兩旁的大筋向上連續提起5次,然后突然丟手,再將雙手拇指放置于雙大筋上分別直推至中髎穴處共3次,順著路線搖動而下。
(4)醫者用雙手大拇指分別掐住患者雙足解溪穴部位,分別向左右撥7次,然后順此路線由足一窩風穴直推至內庭、八風穴。此法為開筋門。
8 開骨門
人體的骨關節大多數集中于脊背督脈一線上,起著支持人體的作用。33個脊椎骨中,’活動量最大的是頸椎,其次是腰椎。頸椎又名大椎,為調益陽氣的總綱。凡治療腰背疼痛的疾病,醫者必須首先施治大椎。
醫者以拇指加強力度點按大椎穴9次,重拿大椎穴9次,然后將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按順序一個個地拍擊、震動,以調和各骨關節的氣血。這種方法為打開骨門。
上述各法即為道醫秘傳之點穴法。此法從手法上說是以武功中的點穴法為基本手法的。同時,主要運用點穴法中的”解救法〃為治療手段,并將氣功按摩、經絡按摩、傷科按摩、穴位按摩、子午按摩融為一體,并嚴格遵循古代子午流注針法中的氣血運轉時間而施術。對病重者,醫者在點穴開門之后,以強烈的意念調動內氣,將氣從丹田內提出,從手三陰通過指梢,對準病灶將內氣外放,直照患者有關部位,收到顯著的療效。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醫者必須苦練功夫,使自己身體強健,內氣充盈,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說明點穴治病之具體運用,后面將結合若干病例解說分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