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扦插
不一樣的扦插,風險最低的倍增法!
扦插又稱“插枝”,可以大量取材,
又比播種的生長速度快得多,
是最簡單、最運用廣泛的繁殖方法。
從字面解讀,扦插似乎只是將一截枝條插入土中而已。
唔,扦插確實容易,但也是需要掌握精髓和技巧。
比如:扦插的時機、枝條的選取、插穗切口的處理方式、培養介質以及平日管理、栽培環境等等,都與日后的成長息息相關,仍有不少學問。
尤其是盆景,需要的可不是瘦弱的小苗,而是一上手就希望是足夠粗壯的老樹盤根,這就對新育的盆景素材,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不容錯過的扦插訣竅
扦插的吉時
春天是最適合各種園藝作業的好時機嗎?
其實不然。
以落葉樹種為例,春天發芽夏天成長,入秋后貯存養分,以備度過冬季休眠期。依這循環來看,氣溫漸暖的春季,確是植物生長的好時機。
不過,去年秋季貯存的養分,早已消耗于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落葉,因此,初春植物其實很虛弱,必須盡快冒出新芽,進行光合作用,以補回損失,只有等到葉片多了,才逐漸恢復體力。
因此,依臺長的經驗,草本植物在春末,木本植物在初夏(生長較慢時)才是扦插的吉時。
插穗的選擇
扦插主要是為了繁殖新株,新株長成后,固然可用修剪或整姿的方式來塑造樹型,但若能在扦插的同時就先安排基本體態,豈不更好?
選擇插穗,不見得筆直才好,曲折或分叉的枝條,日后更能輕松自然地造就出曲干、雙干、三干、叢生等樹型;
悄悄告訴臺友哦,若將插穗斜插入土中,日后要育出“斜干”、“懸崖”這類姿態,也能事半功倍。
哇哈哈哈……不信來試!
插穗的處理
插穗能不能發根成活,與下方切口的處理,關系非常密切。
首先要確定剪刀的銳利度,若刃口已鈍、有缺口或密合度不良,切口必定不平整,甚至可能造成枝條破皮或組織遭擠壓破裂,這是造成腐爛的主要原因。
除此,刀刃也務必清潔,若經常使用卻未作清理,刃面會存留樹液,若曾用來修根,還會附著泥土,這些物質若沾附于切口,都可能使切口腐爛。
扦插的土壤
選擇扦插的土壤,必須保水、排水及干凈,是否有養分并不重要。
切口,也是超大傷口,土質不潔就會使之感染而腐爛。況且,此時的插穗,是靠著枝條中貯存的養分供葉片生長,并經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出更多的新養分,送回下方幫助傷口愈合、發根。
因此,發根之前插穗只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無法吸取養分,所以請務必拋棄扦插土壤須養分充足這個觀念。
將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于盆底約三分之一厚度,上層使用保水優良的細粒土,若求更講究,可在粗細土之間再鋪一層中粒土。
臺長提示:太過黏重的土,保水雖好卻發根不易,只要植株不會傾倒,松軟土質反而較有助于發根。
這點很重要,趕緊畫重點!
插入土壤時
插入時需注意插穗的狀況,外皮較韌者可直接插入。
草本植物往往皮薄、枝條柔軟或中空,若直接插入,有可能造成破皮、折彎或切口裂開、翻卷等傷害,此時可用粗細相近的小木棒先插出洞,再放入插穗,然后攏緊土面。
插入土壤后
插完成后,為促進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切勿將盆置入陰暗處。只要避免強風吹襲,幾個月后新的植株就可長成了。
玩扦插,挺有成就感的!
臺友只要試試就知道了,哇哈哈哈……
種在陽臺上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里,臺友們若還有什么疑問希望臺長回答,下方留言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