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有以下問題的出現,說明你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出現了問題,而且是很嚴重的問題。
1、如果你的孩子排斥與父母交流,從不與家人一起討論問題;
2、如果跟你孩子說話,從來不應答,也不愿意聽你們說話;
3、如果你跟孩子說話時,孩子總心不在焉,也記不住;
4、如果你和你孩子交代事情無數遍,孩子總是不在乎;
5、如果你跟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耐煩,還總跟你對著干。
一、溝通是一切教育的開始,也是父母開展教育的關鍵
我們在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大都面臨一個問題,孩子總是心不在焉,這邊聽,那邊忘,不管你說了多少遍,孩子會很討厭,久而久之呢,就直接拒絕跟父母溝通,而且反叛情緒日益見長,什么事都跟父母對著干,好像無解似的,讓人頭疼。
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良好的溝通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如果無法與孩子溝通,教育是無從談起的。
案例:自從孩子上了初中后,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不愿意跟我們倆說話,我們說的話對孩子來說就如同廢話,而且還不耐煩,甚至說:“煩死了,有完沒完啊”。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說又不能說,打又打不得,實在很無助。
其實很多孩子天生就與父母親近,特別是初中前,很黏父母,什么事都和父母說。但到了初中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時和父母講一些事或者現象,父母會用自己的見解來反駁孩子,這時就與孩子見解不一致,有時說話聲音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孩子是很反感的。
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要認可自己的孩子,掌握何時的教育方法至關重要,同時與孩子的溝通是交流并不是爭吵。良好的溝通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有益的,那我們的教導也不在形同廢話。
二、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導,無論老師如何優秀,都是替代不了父母的。學校再好,都是無法替代家庭的。孩子上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老師就是我們的父母,同學就是兄弟姐妹。所以好的教育是從父母言行開始的,父母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孩子培訓班要強得多。
所以現在好多學校,把教育孩子父母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一個月要給家長上2次課,要把教育的核心放在家長身上。
總結:家庭是主要的,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歡快的家庭環境,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假如家長沒有改變,那老師的教育全都是無用功。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如果你和孩子的關系不是太好,那親子教育就無從談起。
所以教育的前提是良好的溝通,良好的關系,否則是自討沒趣,俗話說:“關系大于教育”,只有跟孩子關系融洽,孩子又尊重父母,那么孩子一定會聽從父母的建議、指導和批評的。親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