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閆秀勇
我們該如何對待父母,其實佛陀在《佛說善生子經》里面講得非常詳細:“又,居士子!夫東面者,猶子之見父母也。是以子當以五事正敬、正養、正安父母。何謂五?念思惟報家事,唯修責負,唯解勑戒,唯從供養,唯歡父母。”作為子女,要從五種事項上來敬順自己的父母。
一、供養能使無乏
首先,要提供父母充足的物資,讓他們衣食無缺。其次,比供養物資更重要的是供養時的心態,即把父母做尊貴想,用恭敬尊重的態度供養父母,否則就算提供了生活用品給父母,只能算是“養活”。
二、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平時所做的事情,要經常向父母提及。做重大決定前,也要先向父母親匯報,征求他們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建議。這樣做的用心并非讓父母替我們拿主意,而是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出于對父母的尊重。
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我們通常說“孝順孝順,以順為孝”,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父母親喜歡做的事情,哪怕我們自己不喜歡,出于恭敬也要成全他們,不能隨意反對及批評。
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父母親讓我們做的正確事情,要及時去做,盡量不要違背他們的想法。當然,這里“正確的事情”是指符合佛法的五戒十善的要求。
五、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如果父母親從事的是正當的行業,作為子女要去繼承,并令其發揚光大。從更深層的含義來講就是,父母親有良好的家風與品格,我們也該繼承下來,不令中斷,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孝順。
這就是子女孝順父母的五條事項。佛陀講法雖然是在2500多年前,但所講的內容貼近生活,非常契合我們現代人的根性,我們都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