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團霧影響,16日7時,沈海高速發生多起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17人受傷。當天下午,山東省青島市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預計青島大部地區及近海海域有能見度小于500米的霧,局部小于200米。那么行在路上遇到團霧應該怎么處理呢?
【支招一】控制車速最重要
遇到霧天,司機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限速行駛:當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能見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40公里;能見度在30米以內時,時速就要控制在20公里以下。
【支招二】合理使用燈光才安全
打開汽車尾燈和前霧燈。汽車尾燈的亮度足以提示后車你的存在。如果在大霧中停車,后霧燈千萬不能打開,與此同時,在霧中停車時一定要打開雙閃,以此警示后車。
【支招三】千萬不要急打方向盤
司機應特別注意的是,在霧中行車時,不要猛踩或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或急打方向盤。如果認為確需降低車速時,先緩放油門,然后連續幾次輕踩剎車,這樣能有效防止追尾等事故發生。
【支招四】跟車行駛別超車
霧天嚴禁超越正在行駛的車輛。發現前方車輛靠右邊行駛時,不可盲目繞行,要考慮到此車是否在避讓對面來車。超越路邊停放的車輛時,要在確認其沒有起步的意圖,且對面確無來車后,適時鳴喇叭,從左側低速繞過。
【支招五】能見度太低停車等霧散
霧天能見度小于10米時,應先將車開到路邊安全地帶或停車場,等能見度好轉時再上路行駛。如果一定要在霧中行車,就要根據霧天的能見度情況,選擇遇到情況時能迅速停車的行駛速度(視距必須大于制動停車距離)。
【支招六】應常看后視鏡
在高速上即使沒有霧的情況下也要經常看看后視鏡,觀察后面的車輛情況,以防萬一,平時開車不能跟車太近。
【支招七】減速駛入最右側車道
當行駛中,觀察到前方有“團霧”發生視線受阻時,應立即采取減速措施,確保車輛平穩停車,并留有余地。進入“團霧”前,如距離和車速都能滿足變道條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打開信號燈,減速駛入最右側車道。這樣做的目的是,萬一前方發生事故堵車時,能迅速進入應急車道避讓通過,避免發生后車追撞。
經常駕車出行的老司機往往有這樣的經驗,秋冬季節途經靠近湖泊的路段時,容易遇見奇怪的“團霧”——一團一團的,像飄浮的大氣球一樣,時有時無,司機好不容易擺脫一團霧的籠罩,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下一團霧卻又在不經意間降臨,等你意識到有霧的時候,已進入霧團中心了。
平日行車時,急轉彎路段本來就屬于事故易發地點,加上霧氣遮擋、視線阻攔,急轉彎路段即使只是薄薄的霧氣,其實也蘊藏這巨大的危險性。在霧區急轉彎路段行車時,同樣不要猛踩或者快松油門,更不能緊急制動和急打方向盤。
長下坡路段往往也是特殊天氣條件多發路段,加上行經長下坡路段,不少駕駛人往往習慣長時間踩住剎車,那樣可能會導致制動器失效,再加上霧天條件下制動器敏感性下降;因此霧天下坡時,不要單純依靠制動減速,還要選擇低擋位降速;此外,絕不允許空擋滑行或熄火滑行。
霧天途經長下坡路段時,應加強觀察,減慢至適當車速平穩通過,沒有情況不要緊急剎車。遇前方堵車,除非你在最右側車道能無障礙進入應急車道避讓通過外,不要再嘗試變換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