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自己早就注意到了《擺渡人》這本書,因為無論走進哪個書店,它都被擺在最醒目的暢銷書一欄,可是我卻從未有過要讀它的沖動,哪怕是百無聊賴的去隨便翻翻。可是就在前天,突然莫名的很想讀這本書,于是立刻在當當下了訂單,并急切的等待著書的到來,但是昨天早晨,我已經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讀起了電子版。”
以上的這一段話。我是從一位朋友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我還是想將她的這一段話摘錄于此。也正因為此,我才在西安的火車站買下了這一本書。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也沒有閱讀那些所謂的暢銷說的沖動,尤其還是小說,現在的自己既無時間,也無耐心。
而當我看的她接下來的這一問:“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我的心一顫,什么樣的書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哪怕是能夠給予我最微小的啟發,這樣的讀本都不應該錯過。英國的《衛報》這樣說:“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那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在向你告密。”而實際上,這一本你拿起的時候就不能輕易放下的書。或許更是因為——當我們直面生與死,愛與恨,哪一個會使我們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真有輪回,你愿意選擇為了什么而生活?
只有那些孤獨而又自卑的靈魂才有資格體會深入骨髓的愛,因為缺乏,所以需要;因為需要,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渴望。書中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荒原”,這總是讓我想起一句歌詞“這是愛的荒原”,“荒原”這個意象在我的意識里久久不去。我兒時能夠想象的遠山在外的那個世界大概如此。因而,這本書激發了很多的想象,甚至遠遠的超出了這一本書所能夠描述的場景。
我在想,當我只在自己的世界里耀武揚威,當我行走在人生的荒原上,當我們面對孤獨的河流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需要那么一個人與你一起,走出這封閉的世界,穿越這人生的荒原,渡過這孤獨的河流?對的,你需要一個擺渡人,陪著你走過這蜿蜒曲折的路途!而能夠串聯著一切的都是因為責任與愛,我看到,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強調愛,但是忽略了責任。或許,更多的時候,我們有意無意的這樣認為——愛就是一種責任。
真正的愛都應該是從責任開始的。就像小說中的擺渡人崔斯坦,如果不是因為作為擺渡人的責任,也就不可能獲得迪倫的愛。還比如父母對于子女的愛,也是從責任開始的。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在我們的法律之中一直都在強調責任二字?那也是在締造一種愛,愛的基礎就是責任,因而,侵權責任法就應該是愛的法。盡管我們說法律與復仇相關,那是因為復仇也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愛。
我買到的《擺渡人》的扉頁上寫著: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這里有一種假設,有一種因果,最后擰成一種現實。就像柴靜在《看見》中寫到的那樣:有些東西,是因為你相信了,他才會存在。這個世界并不庸俗,只要你的靈魂是高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