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 獬執事
《神雕俠侶》最后一幕沒有留給楊過與小龍女,而是眼見楊過與小龍女并肩下山的郭襄。《神雕俠侶》洋洋幾十萬字,讀到這里心要碎兩重,第一重是為楊過與小龍女而碎,第二重則是為郭襄而碎。書里是這樣收尾的: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 “秋風清,秋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不用說“一見楊過誤終生”之語了,此時的郭襄心里的確在想“相思相見知何日”這個問題,只是楊過身側有小龍女,到底的 “相見爭如不見”。就在片刻之前,張三豐(那時還叫張君寶)與郭襄第一次相遇?;蛟S是張君寶還不諳男女情事,又或許是彼時的郭襄也不過是一個“求不得”的小女孩,遠沒有那般魅力,張君寶并沒有對眼前這個“大姐姐”有更多的印象。書里如此道來: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為甚么傷心,道謝的言辭竟此便說不出口。
在金庸的世界里,一次包扎已經足夠點燃愛情的火花了,但張君定此時對郭襄顯然沒有任何超乎常情的感覺——直到《倚天屠龍記》的第一章,這種感覺才變得不一樣。在《倚天屠龍記》的開始,郭襄先是跟無色過了十招,“張君寶在旁看得出神”;而后郭襄要走,“張君寶臉上一紅”,“張君寶頗為依依不舍,卻又沒甚么話好說”;最后郭襄要送他“鐵鑄羅漢”,“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最終還是接了。
張君寶愛上郭襄,也就是這個時候——如果說之前那個郭襄還只是一個小姑娘,那此時的郭襄已經郭家有女初長成。郭襄出塵脫俗,名門之后,武功在她那個年紀已經頗為非凡,再加上游歷了江湖之后自有一股豪邁之氣,對張君寶這個未諳世事、剛剛開始步入青春期且沒有接觸過異性少林弟子來說,殺傷力近于正無窮。于是這一對“鐵鑄羅漢”就再也沒有離開張君寶。
而當張君寶遇到俞岱巖時,張君寶已經成了張三豐。張三豐是這么說的:“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于我。你日后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要說張三豐只是為“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顯然不止于此。但此刻的張三豐也已經武林泰斗,閱盡人間滄桑了。郭襄在張三豐心里,更是一個象征,一個回不去的印痕,一個雋永的坐標。郭襄只屬于張君寶,而一旦張君寶變成了張三豐,郭襄也就成了“郭女俠”了。張君寶會去找郭襄,但張三豐不會去找郭女俠,因為時光啊,回不去了。
就如同那一對鐵羅漢啊,畢竟是后人的故事了。正如同張三豐瞧著郭襄的遺書時的感嘆:“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