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的學習上,古人難以獲得一些珍貴的字帖,這是印刷術(shù)不發(fā)達的舊時代的共同特征,他們往往會難以越過當代名家而直接學習古人,而正是這些人,在廣泛學習近代人的基礎上,然后再上追古人,往往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個世紀的一些書壇大家也是如此,我們常說學習書法要懂得“取法乎上”的道理,但是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講,不能直接學“二王”,這些因為“二王”的書法存世量太少,極難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且“二王”的技法體系太過高深,初學者很難領會。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經(jīng)典的古人墨跡,通過這些人,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然后再上追“二王”,這也是古代的一些名家的書法成長之路。
這里面最好的人選便是米芾了。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米芾的書法存世量可以說是宋朝最多的,并且米芾的傳世書法皆為精品,這從他的創(chuàng)作原則當中就能看出來,米芾在寫《海岱詩》的時候,往往寫數(shù)遍,才能有幾個字經(jīng)典,寫不好的往往會毀棄重寫,他對于自己的傳世書法極為講究,寫得不入自己法眼的,往往會丟棄掉,所以如今傳世的米芾真跡幾乎皆是精品。
米芾是晉人書法的集大成者,他對于晉人書風的領會也是“宋四家”當中其余三家所不能比擬的。蘇東坡的書法以“書卷氣”的韻味豐富性傳世,黃庭堅則是以長槍大戟的多變性著稱,而米芾則是以一種近乎“夸張”的炫技手筆,為晉人書法做了最好的詮釋。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學習米芾的書法就好比有一位大師級的老師,為你抽絲剝繭,細細講解晉人一脈的書法特點,通過他的講解,你能夠具備真正的書法見識,才能真正看懂晉人書法當中的意趣,這自然與直接學習晉人所站的高度是不一樣的!
米芾的傳世書法極多,但足以稱得上極品的,要屬他的傳世信札的,米芾傳世的大字作品并不多,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在“帖學”領域,大字作品本就不是主流。
關(guān)于米芾的書法水平,蘇東坡曾經(jīng)說道:
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意思是是他物體皆能,書法水平超越了王羲之和鐘繇!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米芾在小行書上的造詣和境界,也是900年來,所有書家所難以望其項背的!
米芾有一組書信在美國問世,這些書信在上個世紀流入美國,而后被美國的一家博物館收藏,這些信件,許多都是書法界極為罕見的作品。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這些信件總計有10件,有人將這些信札連綴成冊,編成一卷,以供大家臨摹賞讀,這10幅手札分別是《三吳帖》、《伯允帖》、《彥和帖》、《鄉(xiāng)石帖》、《竹前槐后帖》、《河事帖》、《論草書帖》、《值雨帖》、《清和帖》、《臨沂使君帖》。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
米芾的這些手札,每一幅都各有意趣,是米芾生平不同時段的經(jīng)典代表作,如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藏于美國的這一卷10幅手札的原作進行超高清的掃描復制,按照1:1大小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米芾此《10幅手札合集》,請點擊下面惠購:
米芾行書《手札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