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最開心的莫過于父母了,誰讓女兒一直以來都是父母的小棉襖。以前家長對于女兒的要求都不會很高,這也使得女兒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下幸福地生活著,可是隨著現在女性的獨立,家長對女兒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父母都是想方設法地保護女兒,呵護女兒,現在卻又很多想盡辦法地鍛煉女兒,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們都希望女兒也可以自立自強,不需要過多地依賴于他人,但家長在女兒的教育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也因此會傷了女兒的心。那么在對女兒的教育過程中,家長不能輕易說那些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句話:學習怎么不好,長大后嫁人都別想著好的
女孩子由于思維方式的局限,在上了高中之后,很多女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這本身就會給女兒帶來很大的自卑感,這時,如果家長不安慰女兒,而是出口說一些讓人傷心的話,女兒的心里會更加難受的。家長的初心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好好學習,但家長有時采用的方法真的讓人很心寒。小編一直覺得孩子們都想學好,想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誰不想學習好,然后讓老師和家長夸獎自己?估計很多孩子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大家都想學習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對學習有天分。有些人即便很努力了,但學習成績卻一直沒有提高,而有些同學有天分,即便努力的程度不是很高,人家分數照樣不會低。
學習成績的好壞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家長要考慮清楚,并不是說學習成績好,以后就一定能夠找下好工作、好對象,這些都是未知因素,而找到好工作和好對象的基礎是你的格局和基本面要拔高,這才是重要的。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不要一味地通過指責孩子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是幫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不利條件,并且幫助孩子改正。
第二句話:你是姐姐,就有責任讓著小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教育孩子學會謙讓,但讓孩子謙讓真的對孩子好嗎?二胎家庭的孩子,有多少孩子的耳邊一直縈繞著“你是姐姐,就有責任讓著弟弟或者妹妹”。或許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家長這樣說真的對嗎?兩個同樣都是孩子,為什么大的就要讓著小的,難道就因為我是姐姐或者哥哥?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情愿自己從來都不是哥哥或者姐姐,我也想晚出生幾年,當個弟弟或者妹妹。家長一直覺得大的讓著小的理所當然,可是這樣做會對兩個孩子都造成傷害。在父母的謙讓教育熏陶下,老二會一直欺負哥哥或者姐姐,他們覺得哥哥或者姐姐就應該事事讓著自己,而老大也會慢慢習慣了這種謙讓。
小編覺得家長的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家長不應該這樣要求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且孩子和家長的關系也會受到影響。家有女兒,即便是老大,家長也要盡量做到公平,不要給老二太多的偏愛,這樣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會非常和睦。
第三句話:再犯這種錯誤,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長都喜歡拿這句話來恐嚇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不知道該以哪種方式教育孩子,就想著用這種辦法恐嚇孩子,想孩子改正。但這句話無意中也給孩子的心里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孩子開始害怕自己真的被爸爸媽媽拋棄。于是孩子就開始糾正自己的錯誤,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盡量不和父母發生沖突,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看看父母的眼色。這樣時間長了,孩子肯定會變得自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
孩子都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在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威脅孩子,要和孩子聊一聊,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并且幫助孩子改正過來這才是必要的。威脅孩子對孩子的心里有造成很大的傷害,家長還需謹慎。
第四句話:你咋這么笨
孩子在3歲后就發展了自尊心,這時候家長說孩子不好的言語孩子都能夠判斷出來的,這也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而且女孩子的自尊心本來就比男孩子強,稍有不順的一句話都會讓女兒多想。孩子在12歲之前由于大腦未完全發育成熟,這時候家長不要對孩子說“你咋這么笨”,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打擊,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沒有能力,孩子也會慢慢變得自卑。
對于女兒家長都提倡要富養,富養女兒,不只是給女兒穿好看的衣服、鞋子,還要對女兒的教育和素養進行富養。
大家覺得在女兒的教育方面還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