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一個關節,如果我們老做下蹲折疊的動作,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么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干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骨刺屬于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個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有骨刺。它本質上是人體生理上的代償功能,是人體為適應力的變化而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骨刺本身不會讓人產生疼痛,疼痛是因為骨刺旁邊的淤血壓迫神經造成的。把淤血驅散,膝蓋自然就不疼了。
膝蓋疼痛其實是一種癥狀,表明膝蓋部位眾多組織(比如:靠前的,靠后的,側面的,或中間的)中有某一種發生了解剖結構上的或者是功能上的問題。年輕人的大部分膝蓋損傷與多次重復承受壓力、受傷或者足部及髖部的生物力學功能較差有關。對于45歲或年紀更大的人而言,可能會顯而易見地產生一些性質上的變化,不過,進行合理的、充分的鍛煉,可能會使您的生活方式變得更積極而有效,延緩衰老的進程。
根據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在長時間不活動的人群中,膝蓋損傷可能與肌肉力量薄弱、無法維持和穩固膝蓋,促使其他組織進行過度補償或過度勞損有關。
中醫提倡外敷療法,所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是藥入口三分毒,能外敷的不口服。下面推薦一個外敷療法,朋友們可以試試。
材料:準備陳醋160克,蔥白50克。
做法:先將醋煎煮到剩下一半,然后加入切細的蔥白,再煮沸,過濾后用布浸泡醋液熱敷在患處。每天兩次即可。
原理:此方對于膝蓋冷痛有特別好的療效。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膝蓋、小腿發涼的同時還疼痛。這里的蔥白有散寒通絡的效果。醋入肝經,肝主筋,因此可以對膝蓋不適起到治療作用。
中醫提倡“內病外治”“骨病外貼”。膝蓋關節貼是治療膝蓋疼的常用貼劑。貼敷感覺是:整體先涼后熱,20分鐘見效,持續發涼20分鐘然后發熱1-3個小時(各患者貼敷感覺、位置不同表現不同)。發涼時區患者首先感覺冰涼、舒適,其次刺激病癥部分達到鎮痛效果。發熱時區能使患處快速止痛,并對患處活血化瘀,打通血脈從而使中藥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終達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止痛長期治療之效果。而且不管是上班還是在家使用都非常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貼一貼。
膏藥貼敷是我國外用治療疾病的方法之一,直接敷貼于體表,而制作膏劑的藥物中大多氣味具厚,再加入辛香走串極強的引經藥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氣血、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膝蓋關節貼采用人體工程學設計,專為膝關節貼敷,每貼8-12小時,即可有效緩解膝蓋疼痛引起的不適癥狀。而且小巧的設計,可以隨身攜帶,放在包包,或是抽屜都可以備,隨時都可以貼,對于長時間在公司久坐的上班族和退休老人來說,隨時來一片膝蓋關節貼緩解膝蓋疼痛更為方便省事。治療膝蓋疼痛可以當次見效,只要堅持完全可以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