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120元辦一張會員卡,可以免費吃一個月的火鍋!”
最近,成都一家火鍋店,就辦了這么一場瘋狂的營銷活動。
活動一推出,門店每天的客流量都超過500人,排隊吃火鍋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僅僅過了11天,這家火鍋店就被吃垮了,無奈歇業!
短短十幾天內,從這家火鍋店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120元會員卡吃一個月,一天接待500多人
事發的火鍋店名叫家門兒鮮菜火鍋(下文簡稱“家門兒”),是在2017年12月底開業的,是由蘇哲和他幾位大學好友一起合伙開的。
家門兒開業的半年以來,一直處于略虧損的狀態,于是,他們就想到了辦120元會員卡,吃一個月的火鍋的營銷活動。
在6月1號活動一推出后,效果非常明顯,來辦卡的顧客絡繹不絕,短時間,會員卡就被一搶而空。
原本冷清的門店,變得異常熱鬧?;疱伒暝旧衔?1點開張,晚上11點打烊,但很多人從上午8點就來排隊,排隊吃火鍋的隊伍擠滿了狹窄的小巷,常常到凌晨最后一批客人才漸漸散場,每天500多的客流量。
蘇哲說:“這瘋狂的十多天里,我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店里一線員工的工作時長則超過十小時。”
11天后被吃垮,負債50萬,門店歇業!
但,好景不長,就在活動推出的11天后,家門兒就無奈發布門店暫停歇業的通知。
家門兒發布的通知稱:“由于出現用餐混亂現象,火鍋店暫停營業,將做出全面調整。120元包吃一個月會員活動停止,已經辦卡的會員將全部轉為折扣卡會員,不同意轉卡的會員可分批退卡……”
從其發布的通知可以看出,家門兒推出的120元,吃一個月的火鍋的營銷活動,帶來巨大流量的背后,出現了經營的失控。
1、沒吸引到目標客群,卻引來了一幫老頭老太太
“本來消費群體是針對上班族,他們平時要上班,這個120元包吃一個月的活動并不過分?!碧K哲說。
但是沒想到,低價吸引來的卻是一群退休在家、時間充裕的大爺大媽,他們每天早早地來排隊,蘇哲真正期待的消費群體卻望而卻步了。
2、辦一張卡全家輪流用
“說實話,味道是不錯的,就算是120元吃一個月,食材很新鮮也很豐富,只是有些人沒有素質啊,自己辦張會員卡,全家人輪流用,有的還借給同事、朋友,這肯定要垮的呀!”有知情人士表示。
雖然,家門兒會員卡的背面寫明了“僅限本人使用”,但是部分會員不遵守規則。
據了解,從6月1日到6月10日,在家門兒辦卡會員數達到1700多人次,門店每天要接待500多人。算下來,平均每一張會員卡在10天內的使用頻率達到了3次之多。
就這樣,家門兒被吃垮了?!?1天的時間,會費入賬20萬左右,但是目前已經負債50萬元。難以為繼,只有叫停。”
明知虧本,這老板是傻子嗎?
“我們本來就知道是虧本的,只是想通過這個活動積累忠實客戶?!碧K哲說。
家門兒這個營銷活動,不少餐飲人都說這個活動規則沒設置好,這個老板是傻子吧!
而蘇哲自己則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運營水平低。
但是,實際上,老板不傻,失敗也不是因為運營出現了問題,真正的原因就是被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害了。
為啥這么說,看蘇哲和他合伙人心里打的算盤就知道了。
蘇哲說過自己的計劃分幾步走:
第一步積累用戶、獲得口碑。
第二步是獲得話語權、降低商品價、增加商業合作。
“舉一個例子,如果我的客戶很多,其中多數人要喝啤酒,我進貨的量很大。我憑借這么大的進貨份額和對方講價,便能降低商品進貨價格?!蓖瑫r,由于家門兒店面有限,龐大的客戶群體還可以通過引流的方式介紹到其他想合作的店鋪,一舉兩得。
在此之后,還有第三步及更多計劃。
蘇哲說,他們已經想到了三年后的經營策略。
其實,其實蘇哲的這套玩法,就是以前互聯網思維的那套“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的玩法。
他企圖通過模式上的改變,來拯救門店的生意,但是,卻沒想到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就折了,所以,說到底,還是被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所害。
“歪門邪道”做餐飲,死的更快!
家門兒的這個事件,看上去是簡單的一次營銷失敗案例,但其實,問題的本質,還是當門店的生意不好的時候,就開始不務正業,尋思一些“歪門邪道”的路子。
而最近,在行業內甚至還出現了一批所謂的大V,在各種社交軟件上,以講課的形式推薦大家,以會員充值的形式做虧本買賣來吸引顧客,讓原本生意冷清的門店,短時間就火爆起來,然后再做后續流量生意。
“一家串串火鍋店,通過幾種不同的會員營銷的方案,吸引顧客充值,在開業一天半的時間內,立刻收回前期投資本錢,還獲得了1000位鐵桿粉絲!”
“一個米粉店,之前生意不好,一個月才能賣3000多塊錢,通過充值180元,免費吃兩個月米粉的營銷活動,一碗米粉6塊錢,即使是每天來吃,也就花180元,相當于免費吃一個月的米粉,但獲得了大量流量,讓門店生意迅速火爆?!?/p>
……
怎么樣,類似這樣的營銷方案,聽上去是不是很誘人,尤其對一些本來生意就不好的餐廳來說,反正死馬當活馬醫,學吧。
但實際上呢,一學就死,家門兒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通過做虧本的買賣,吸引流量,企圖做后續的流量生意,這種“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的商業模式,不可否認,它是一種顛覆性的模式,但是它是不是真的適合餐飲行業呢?
尤其是,餐廳生意不好,病急亂投醫,靠著虧本的會員營銷,的確能立桿見影,短時間內讓門店看上去生意興隆,實際上呢,只是一種假象,治標不治本,事實證明,這種“歪門邪道”對于餐飲人來說,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