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已經劇終了!小編表示還沒看夠!
講真,作為咖啡重度癡迷者,看到里面各種咖啡場面,超激動!《歡樂頌》都有哪些關于咖啡的知識呢?
《歡樂頌.咖啡篇》之“識別咖啡豆”
第一階:啥都不知道的小白
第二階:藍山綠山傻傻分不清楚
《歡樂頌.咖啡篇》之“磨豆”
第一步:使出吃奶的勁兒,拼命搖
第二步:甩甩手,歇會兒,接著搖
第三步:磨好了,聞一聞,充分享受咖啡的香味
第四步:拍個照,發給朋友,秀一下
《歡樂頌.咖啡篇》之“選器具”
《歡樂頌.咖啡篇》之“咖啡館禮儀”
關于咖啡,敢不敢講得再全一點!小編這里將《歡樂頌》里沒說的咖啡知識全部奉獻出來!
咖啡起源:牧羊人的故事
那是6世紀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埃塞俄比亞有個牧羊人,叫卡爾弟。文青卡爾弟像往常一樣在放羊,讓羊群吃草,自己就躲一旁吹笛子。到了黃昏,他發現羊群都瘋了似的在那蹦蹦跳跳,懵了。What happened?
咔,原來羊群搶著吃一種紅色的果實!好奇心極的卡爾弟忍不住摘了一顆,毫不猶豫地吃了!
世間竟有如此出塵絕艷的果實!卡爾弟頓覺神清氣爽,于是咖啡豆就這樣被發現了。
咖啡分布
咖啡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島、非洲、亞洲,具體詳情參考《最全咖啡豆選擇指南》
單品咖啡與混合咖啡
1
單品咖啡
單品咖啡,就是原產地出產的單一咖啡豆磨制而成的咖啡。拿“藍山咖啡”舉個例子:在加勒比海盜海島上有個島,叫牙買加,牙買加有個產咖啡的山,叫藍山,并不是長在藍山上的咖啡豆都叫“藍山咖啡”,還得是長在高海拔山區的阿拉比卡種的咖啡豆。
著名的單品咖啡除了藍山還有巴西咖啡、意大利咖啡、哥倫比亞咖啡、曼特寧咖啡、爪圭咖啡、哥斯達黎加咖啡、摩卡咖啡、危地馬拉咖啡、乞力馬扎羅山咖啡、可納咖啡、炭燒咖啡等。
2
混合咖啡
混合咖啡也叫調配咖啡,并不是單純的將幾種咖啡豆混合在一起,而是要利用幾種不同咖啡豆的特有風味調配。最普遍的調配法是3種,至少要2種,最多可達到6種。
咖啡專業術語
1
酸味(sour)
一般人不太喜歡咖啡酸味,是因為不習慣和苦在一起。若覺得咖啡太酸,可以加糖,糖不像牛奶,不但不會影響其他的香醇味道,還可以提高咖啡的甜味。
2
甜味(seet)
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糖對舌尖產生的刺激,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甜味;另一種意思則是指在深烘到Expresso烘焙之間,由于部分澀味物質的作用加咖啡獨有的甘醇味,令人聯想到糖漿,這種舌尖并不必有反應。
3
苦味(Bitter)
苦是一種基本味覺,感覺區分部在舌根部分。深色烘焙法的苦味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但最常見的苦味發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過多,而水太少。
4
干凈(Clean)
甜味、苦味、干凈、平衡、質感、復雜度、深度、平順、風味、酸度、醇度、氣味、清淡、咸味、泥土的芳香、獨特性、芳醇、溫和、柔順、發酸、香辛、濃烈、香甜、狂野。
5
平衡(Balance)
有著夠復雜而令人感興趣的特色,但沒有某一種特色特別突出。
6
質感,口感(Body,Mouthfeel)
質感是指咖啡在口中濃稠黏滑的觸感,約和咖啡中的膠質懸浮量成正比。由于整個口腔都會受到質感,人們通常用“豐厚”來形容濃稠的咖啡,反之則用“單薄”。質感單薄的咖啡喝起來的口感像是酒或檸檬水,而質感豐厚的咖啡口感則像是全脂鮮奶或糖漿。
7
復雜度(Complexity)
8
深度(Depth)
這是一個較為主觀的形容詞,指超越感官刺激的共鳴與感染力,可能是一些細致的感覺,或是不同感覺間的復雜交互作用所造成。
9
平順(Smooth)
平順指酸味與苦味微弱,加一點糖而不加牛奶就可以舒服飲用的Expresso。
10
風味(Flavor)
風味是香氣、酸度與醇度的整體印象,可以用來形容對比咖啡的整體感覺。
11
酸度(Acidity)
酸度是所有生長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強烈的特質。此處所指的酸辛與苦味或發酵不同,也無關酸堿值,而是促使咖啡發揮提振心神與滌清味覺等功能的一種清新、活潑的特質。
12
醇度(Body)
醇度是調理完成的咖啡在飲用后舌頭對咖啡留有的口感。醇度的變化可分為清淡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狀,甚至某些印度尼西亞的咖啡如糖漿般濃稠。
13
氣味(Aroma)
氣味是指調理完成后,咖啡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香味。Bouquet是比較不常用的詞,專指研磨咖啡粉的味道。氣味通常具有特異性,并且是綜合性的。用來形容氣味的詞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麥芽味、濃郁、豐富、香辛等。
14
清淡(Bland)
生長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當清淡、無味。咖啡粉分量不足、而水分太多的咖啡,也會造成同樣的清淡效果。
15
咸味(Briny)
咖啡沖泡后,若是加熱過度,將會產生一種含鹽的味道。有部分咖啡店的咖啡屬于這種味道。
16
泥土的芳香(Earthy)
通常用來形容辛香而具有泥土氣息的印度尼西亞咖啡。但這些所指得泥味并非指咖啡豆沾上泥土的味道。某些商用咖啡會以廉價的咖啡混合,其中所含的泥味可能會變得臟臟的。這顯然是因為將咖啡豆鋪在地上進行干燥、粗糙的加工技術所造成的。
17
獨特性(Exotic)
形容咖啡具有獨樹一幟的芳香與氣息,如花卉、水果、香料般的甜美氣質。東非與印度尼西亞所產的咖啡,通常具有這種特性。
18
芳醇(Mellow)
芳醇是對低至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所用的形容詞。
19
溫和(Mild)
溫和表示某種咖啡具有調和、細致的風味。生長于高原的拉丁美洲高級咖啡,通常被形容為質地溫和。此外,它也用來指出了巴西以外的所有高原咖啡。
20
柔潤(Soft)
柔潤形容如印度尼西亞咖啡般的低酸度咖啡;亦可以形容為芳醇或香甜。
2
1
發酸(sour)
發酸的感覺主要位于舌頭后側,是淺色烘焙咖啡的特點。
22
香辛(Spicy)
香辛指一種令人聯想到某種特定香料的風味或氣味。某種印度尼西亞所產的高原咖啡,蘊含小豆蔻般香甜的氣味。
23
濃烈(Strong)
就技術上而言,形容的是各種味覺優缺點的多寡,或指特定的調理成品中,咖啡與水的相對比例。就通俗的用法而言,濃烈形容的是深色烘焙咖啡強烈的風味。此外,它也是誤導人們產生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錯覺。事實上,咖啡因含量高的是罐裝的清淡咖啡,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低因咖啡。
24
香甜(Sweet)
香甜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形容詞,本質上幾乎像是水果味,與酒味也有關。生長于哥斯達黎加高原的咖啡通常具有辛烈的風味。
25
狂野(Wild)
形容咖啡具有極端的口味特性。一般人若是無法接受的話,會稱之為古怪,但也可作為吸引人的特色,依個人喜好而定。
26
葡萄酒味(Winy)
形容一種令人聯想到葡萄酒般的迷人風味。水果般的酸度與滑潤的醇度,所營造出來的對比特殊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