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注重教育,很多的寶媽也知道家庭教育是必須要一致性的,也只有父母和家庭的教育一致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但是在一些家庭中,卻很不幸的出現了一些喪偶式育兒或者詐尸式育兒的情況。咱們來看看喪偶式育兒和詐尸式育兒有什么不同和危害。寶媽吐槽:詐尸式教育比喪偶式教育更可怕,你家是不是這樣?
一、喪偶式育兒的家庭
喪偶式育兒是指一個家庭中,作為父親角色的寶爸如同無形,從來不管孩子的一切,參與感極弱,即使是管也是偶爾的參與一些表面的聚會,跟孩子從來沒有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孩子的成長過程他極少參與。一般這種父親從孩子出生后就如同“死了”一樣,極少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這種家庭中,母親很累,孩子對父親的角色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只知道自己有個爸爸,但是爸爸在家中擔負什么責任?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孩子卻很模糊。
二、詐尸式育兒的家庭
跟喪尸式育兒不同的是詐尸式育兒,這種爸爸是在孩子出生到2歲左右時如同喪尸式育兒,因為這個時候孩子不會溝通,也是最辛苦養育的時候。而當孩子稍微長大后,他們就開始來事了。自以為自己很懂育兒方法,但是平時并沒有在生活上多照顧孩子一點,只是在寶媽和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開始指手畫腳了。比如孩子學彈琴,你省吃儉用送他們去學習,回來后不練習,在你急得不得了的時候,他老人家在邊上悠悠的指責你:要給孩子自由的成長,不用逼得太緊,讓他自個玩就好了。
三、詐尸式教育比喪偶式教育更可怕
父親作為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角色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這兩種育兒方式都是不對和欠缺的,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缺失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但是很多的寶媽反而對喪偶式育兒憎恨程度沒有詐尸式育兒那么強。因為喪偶式育兒至少父親不會去隨意干預母親的管教,使教育是一致性的。但是詐尸式育兒的父親卻經常會不分青紅皂白就加入了教育的過程,跟母親唱反調,導致孩子無可適從,最終導致了教育的失敗。因此,詐尸式教育比喪偶式教育更可怕。
所有,通過上面的比較,類似情況的寶媽們肯定已經有了一吐為快的心情了吧?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是和諧的,每一個家庭教育寶爸都不要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