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廚房何嘗不是某種意義上的桃花源,而柴米油鹽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味道的風花雪月呢。柴米油鹽當中,油是萬萬不能少的。若沒有了油,所有的烹飪都無從談起,這風花雪月的樂趣也就化為空談了。
油對于做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很多人懂得要選擇健康的食材,卻在“食用油”這么重要的問題上含糊不清,甚至錯得離譜。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食用油吧,畢竟,如果連油都選錯了,就算用再健康的食材也白搭。
?
脂肪酸是關鍵
油和油之間的差異就在于脂肪酸的構成比例不一樣,這是決定對于身體是否健康的關鍵。所以在跟大家說各種油之前,先必須把脂肪酸的問題搞清楚。
大家注意一下中鏈脂肪(MCT),它可以為身體迅速提供能量,還能被轉化成酮體,幫助大腦運轉,脂肪燃燒。敲黑板!想要減肥的小伙伴,可以增加MCT的攝入。
?
健康的油是這樣的
對于脂肪酸大家已經大概了解了,那什么樣脂肪酸比例的油是更加健康的呢?
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omega-3和omega-6要均衡,攝入比例越接近1:1就越對我們身體有益。長期以來形成的飲食習慣,造成了我們omega-3缺少,omega-6過多,所以要注意補充omega-3,減少攝入omega-6。
但并不是說omega-3是好的,omega-6就是不好的。這兩種都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并且不能自身生成。由于目前中國人的omega-3攝入不足,導致這兩種脂肪酸的比例嚴重失衡,而缺乏omega-3會導致大腦和心臟等器官的運行障礙。所以,我們在油脂攝入方面要注重補充omega-3。
根據脂肪酸比例構成,我們可以把常見食用油大概分成4種:
? omega-6多型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不難發現,這也是中國大部分家庭用得最多的幾種油,正是這樣的飲食習慣造成了中國人的omega-6攝入過高。這其中花生油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脂肪酸的比例是比較均衡的,但是它沒有omega-3。
? omega-3多型
代表選手是亞麻籽油
但是亞麻籽油不適合中高溫烹飪,更適合涼拌,而且保質期短,要盡快食用。
? 單不飽和脂肪酸型
代表選手是橄欖油
橄欖油含有75%左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控制血脂非常有效,是大家公認的健康油。
? 飽和脂肪酸型
豬油、椰子油、黃油、棕櫚油
椰子油因為飽和脂肪酸占到了91%左右,近來年飽受詬病。但其實是氫化椰子油提高了不好的膽固醇水平,原始椰子油實際上能夠增加好的膽固醇水平。另外,椰子油里含有非常多的MCT,可以快速為身體供能,并且幫助燃燒脂肪。
?
烹飪方法也很重要
想把油吃得健康,除了關注脂肪酸比例之外,烹飪方法也很重要,這時候就要看煙點了。煙點是指加熱的油開始產生煙的最低溫度,油在此溫度成分出現變化,開始變質冒煙,會產生有害物質,烹調的溫度要低于發煙點才益于健康。
不同油的煙點不一樣,適合的烹飪方式也完全不同。而且同一種油,加工工藝不同,也會導致煙點不一樣。一般來說,精制會比非精制的煙點要高——精制椰子油的煙點能達到232℃,而非精制只有177℃。
煙點越高的油耐熱性越好,就越能承受高溫烹調。高于八成油溫(240℃)才適合油炸,如果用不那么耐熱的油,油脂顏色就會越變越深,質地變粘,產生大量氧化聚合的有害物質。更不要提耐熱性非常差的亞麻籽油,用來炒菜的話簡直噩夢,還是乖乖拿來做涼拌吧。
我們自己做菜的時候,要盡量降低烹調溫度。溫度高到冒油煙的程度,會大大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提高蛋白質食物的致癌性。
?
簡單粗暴小總結
? 這樣來選食用油:
1、遵循“omega-3與omega-6均衡”原則。目前我們需要提高omega-3的攝入,所以要減少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的食用。亞麻籽油是補充omega-3的很好來源。
2、MCT(中鏈脂肪)是個好東西,為身體快速供能,加速脂肪燃燒,幫助大腦運轉,可以從椰子油中獲得。
? 烹飪方式同樣重要:
1、不同油的煙點不一樣,適合的烹飪方式也不同。煙點高耐熱性更好,更適合高溫烹調。
2、推薦低溫烹調,能鎖住食物營養,對身體更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