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
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以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今天,小編將會就26種特定針灸刺法,向大家做詳細介紹!事不宜遲,快快收藏吧!
腧刺
1
《靈樞·官針篇》中記載:“腧刺者,刺諸經滎腧,臟腧也。”此句意味著——該種針刺療法特用于五臟有病時。
腧指四肢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的五臟俞穴——心腧、肺腧、肝腧、脾腧、腎腧,往往用于治五臟疾病。
遠道刺
2
《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記載:“刺府俞,去府病也。”下肢合穴主治六腑疾病,此種刺法被稱為遠道刺。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于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故稱下合穴。其主要分布于下肢膝關節附近。
經刺
3
經脈所過之處有結聚者,如郁血、硬結、壓痛等,常用經刺法。由于是直接刺大經,故稱之為“經刺”。《靈樞·官針篇》中記載:“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
絡刺
4
絡刺通常指代——刺皮膚上的小絡脈,使其出血以瀉邪的一種治療方法。《素問·調經論》中指出:“病在血,調之絡。”其目的在于瀉郁滯絡脈之間的邪熱。
《靈樞·百病始生篇》中記載:“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病熱之邪所致血溢,必調治絡脈。
近代臨床上應用的各種淺刺、點刺放血法——如三棱針(古稱鋒針)或小針刀放血法、皮膚針重刺放血法等都屬于本法范圍。
分刺
5
分刺是指針刺直達深層肌肉的一種方法,可用來治療邪在分肉(古人將深部近骨處的肌肉稱為“分肉”),溪谷酸痛等疾病。用此法針刺環跳、秩邊穴等,可用于治療梨狀肌綜合癥。《素問·調經論》中提及“病在肉,調之分肉”,即為此意。
大瀉刺
6
《靈樞·官針篇》中記載:“大瀉刺者,刺大膿以鈹針也。”大瀉刺是一種用鈹針切開引流,排膿放血的刺法。目前,此法基本歸屬外科范圍。
毛刺
7
毛刺屬于浮淺刺法,用以治療皮膚表層的痹證。現在市面上各種特制皮膚針,如梅花針等,大多受此刺法的啟示改進而成。臨床上所見由“皮神經炎”所導致的局部皮膚麻木等癥,均用此法治療,效果較佳。
巨刺
8
《靈樞·官針篇》中記載:“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巨刺為健側取穴的一種療法,由于經脈在人體上交互錯綜,左右相交的腧穴極為常見——手足三陽皆左右交會在督脈的大椎穴,故經脈之氣能夠左右交貫,轉輸傳送。
臨床對癥治療中風于經脈所致的半身不遂,常貫徹左癱針右,右癱針左——也就是巨刺法的具體應用。此法在臨床中頗為常用。
粹刺
9
《靈樞·官針篇》有“粹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的相關記載。所謂燔針是以火燒針,將針燒紅后刺入皮膚——速進速出,如手探湯。此法用來治療寒痹證,不宜用來治療局部灼熱、肌肉弛緩等“熱證”。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綜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