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田振有分享
一,暈動病的治療
暈動病治療目前以脫離致病的運動環境和藥物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組胺藥、抗膽堿能藥、鈣通道阻滯劑、多巴胺
受體拮抗藥等。
1,暈動病急性期如何治療?
當患者出現嚴重的頭暈、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情況時,應及時脫離導致疾病發生的運動環境,如下車,找個通風良好的地方平臥休息,如癥狀持續無法緩解應及時就醫。
2,暈動病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當患者發生暈動病的癥狀時,可以做一些事情緩解癥狀,例如:
停止看書、看手機等行為,專注于看地平線或遠處的靜止物體。
盡量靠在座椅靠背上,保持頭部不動,如果情況允許平臥閉眼最佳。
保持空氣流通。
調整位置:詢問是否允許換個位置。如乘船時,在船前或中間靠近水位的地方;乘飛機,在機翼的前緣上;乘坐火車,在前部靠近窗戶的位置朝前坐;乘汽車,開車或坐在前排乘客的座位上。
如果癥狀始終不緩解,考慮藥物治療。
3,暈動病有哪些藥物治療?
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以下治療方案和藥物建議由醫生綜合評估后、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抗組胺藥
常用藥物有:
茶苯海明片
、苯海拉明,
鹽酸地芬尼多片(眩暈停),
或者倍他司叮片,
茶苯海明(乘暈寧片),
、異丙嗪,
、氯苯那敏等。
苯海拉明有較強的抗暈鎮吐作用,一般在旅行前1~2小時服用防治暈動病。持續時間短,約4~6小時,不適合用于長途旅行。
茶苯海明(乘暈寧片)
是苯海拉明與氨茶堿
多的復合劑,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暈藥,可維持8小時的作用時間。
異丙嗪作用時間約6~12小時,在服藥后1~2天內服藥者出現明顯的困倦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嗜睡、視物模糊、口干,老年人可能有意識模糊和尿潴留。
暈車暈船的首選藥
鹽酸地芬尼多片(眩暈停),
或者倍他司叮片,配合胃復安片,
作用功效
用于防治多種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眩暈、惡心、嘔吐,如乘車、船、飛機時的暈動病等。
鹽酸地芬尼多片(眩暈停)的作用:
1. 用途廣泛:主要用于防治多種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暈船或暈車等。
2. 用法簡單:預防用藥時,出發前30分鐘服用,一次1-2片,一天最多服用三次。停藥后癥狀即可緩解。
3. 治療效果好:甲類非處方藥,治療效果好,可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4. 注意事項:患者應注意休息,保持輕松。
用法用量
成人劑量治療暈動癥一次口服1-2片,一日3次。預防暈動病應在出發前30分鐘服藥。詳情請遵醫囑。兒童劑量6個月以下兒童,體重<22.7kg者,地芬尼多禁用...不良反應
心血管不良反應:曾報道發生短暫性的,輕微的血壓降低。皮膚不良反應:地芬尼多可能導致皮疹。胃腸道不良反應:地芬尼多可引起口干,惡心,消化不良,胃…
藥品禁忌
腎功能損傷禁用妊娠期慎用,對本品過敏禁用,6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哺乳期婦女。
4,抗膽堿能藥
常用藥物有:東莨菪堿
用于防止暈動病所致的惡心、嘔吐反應。
該藥通過貼于耳后進行給藥,需在乘車前6~8小時開始貼用,作用時間長達3天。
不良反應有嗜睡、視覺模糊、口干、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利于正在進行軍事作業人員的工作。
5,鈣通道阻滯劑
常用藥物有:桂利嗪
是一種較安全的抗暈藥,較少發生中樞不良反應,如嗜睡等。
桂利嗪可增強腦血液供應,提高對前庭刺激的耐受能力。
多巴胺受體拮抗藥
常用藥物有:多潘立酮
。
可促進胃腸排空,降低嘔吐中樞的神經活動,抑制惡心、嘔吐。
本藥不易引起錐體外系等神經、精神不良反應,常見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
6,暈動病有哪些手術治療?
一些患者情況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者,醫生會根據情況可能選擇前庭神經切斷術等手術治療。
暈動病如何進行中醫治療?
中醫多將暈動病歸為“眩暈”的范疇,為胃氣上逆,多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
二,中藥治療
目前小半夏湯、藿香正氣液
常用于暈動癥的治療。研究表明,生姜是減輕暈動病的“最理想的”天然藥物之一,能減輕絕大部分的患者的頭暈、惡心,嘔吐癥狀,可持續4小時,防治暈船的效果極佳,無不良反應。
1,針灸治療
常取百會、四神聰、內關、足三里、合谷等以健脾醒腦。目前有專家學者研究證實在乘交通工具前或乘坐時按揉板門穴可預防暈車。
暈車,暈船,暈機有效中成藥有哪些
臨床上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很多,常見的有龍虎人丹、保濟丸、藿香正氣水、斧標驅風油、強力定眩片,其他藥物,另外一定要遵醫囑使用,不可私自用藥,以免出現不良反應,如頭暈加重等。
三,臨床常用中成藥
1、龍虎人丹:主要由薄荷腦、冰片、丁香、八角茴香、木香、砂仁、肉桂、胡椒、干姜、兒茶、甘草等中藥材組合而成,具有開竅醒神、祛暑化濁、中和止嘔的功效,適用于治療中暑頭暈、惡心、嘔吐、腹瀉,以及暈車、暈船,屬于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
2、保濟丸:屬于解表祛濕劑,主要由鉤藤、菊花、蒺藜、厚樸、木香、蒼術、天花粉、廣藿香、葛根、化橘紅、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等中藥材組合而成,具有解表、祛濕、和中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等癥狀,也可以用于改善暈車、暈船,屬于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
3、藿香正氣水:屬于祛暑劑類的中成藥,主要由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中藥材組合而成,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引起的感冒癥狀,如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也可以緩解暈船、暈車現象,屬于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
4、斧標驅風油:主要由薄荷腦、桉油、水楊酸甲酯、樟腦、香雪精等藥物組成,具有祛風止痛、芳香通竅的功效,可用于傷風噴嚏、鼻塞頭痛、舟車暈浪、跌打扭傷、肌肉酸痛、蚊蟲叮咬等,屬于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
5、其他藥物:如強力定眩片、歸脾丸、眩暈寧片等,奇力康暈車貼6貼 暈車暈船暈機所致眩暈嘔吐貼孩童通用 。
6,愈風寧心顆粒。
其中強力定眩片主要由天麻、杜仲、野菊花、杜仲葉、川芎等組成,具有降壓、降脂、定眩等功效。歸脾丸主要由黨參、炒白術、炙黃芪、炒酸棗仁、龍眼肉、當歸等組成,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等功效,可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眩暈寧片主要由茯苓、法半夏、女貞子、墨旱蓮等組成,可用于痰濕中阻、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這些都是比較有效的暈車中成藥。
在使用暈車中成藥之前,需要到中醫科就診,由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等方式明確病情,再辨證指導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