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學會構建,學會銷售。
納瓦爾寶典
把自己產品化的兩大技能,一是構建,二是銷售。
通俗地講,就是創造一個東西,然后賣出去。
有人擅長構建,有人擅長銷售。但二者聯合起來,效果最佳。
什么是構建,比如程序員,設計師,會計師所做的事情就是構建。創建一個東西或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銷售好理解,就是連接你的客戶、用戶,把東西賣出去,獲得收益。
昨天重聽《富爸爸窮爸爸》,下面的案例特別有感觸。
一位女士財務狀況遇到了麻煩,她向在簽售的羅伯特.清崎請教解決之道。
她是牛津的文學博士,但最近剛離婚,有兩個孩子要撫養,銀行準備要收回她的房子,她不知道該怎么扭轉局面。
清崎建立她,找份銷售的工作,賣房子或者車子都可以,總之去做銷售的工作。
女士不解且生氣。清琦解釋道,你的文字功底實際比我強,但我是暢銷書作家,我的書肯定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不妨礙它幫助很多人,同時幫我創造很多財富。你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你要做的是白天出去學習銷售,晚上創作文字,考慮怎么樣銷售出去,這就是解決之道。
02 折騰,直到撞上大運
有目的地試錯。
在自己具備品牌之前,你能夠連接用戶的是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內容產品或者”代碼“產品是當下最流行的形態。
比如宋鴻兵的貨幣戰爭,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涂之沛的《大數據》,羅振宇的邏輯思維,甚至董宇輝的直播小作文。
03 “一人企業”的理念
一人企業,倒不是說只能有一個員工。而是把成本控制到最小。
當下勸人創業是不妥當的。
但把你自己看成一家企業呢?你就是公司的CEO。
用這個視角看,你的商業模式是什么?你的核心產品或服務是什么?為什么用戶群體解決了什么問題,進而創造了什么價值?
04 知道到做到
知易而行難。
認知是朝夕之間的事情,而做到是堅持,忍耐,天時、地利、人和、運氣諸多因素加持的結果。
但重要的是,永遠沒有完全準備好的一刻,干就是了。
05 商業模式
客戶是誰?
一個人群是有特定畫像的,他們在焦慮什么,什么有需求未被滿足。這個畫像一定要做,做產品不能自嗨,寫文章也一樣。我們通常按照自己的喜歡在做事情,但把你自己看成一家企業,那企業是要解決特定問題來創造價值的。
價值主張——我們給上述人群提供什么價值。
渠道——我們與客戶如何連接。
客戶關系、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合作,成本結構。
06 小結
干就是了,但要有目的地試錯。
“為誰解決什么問題”,“賺誰的錢”。
成熟公司有自己的積累,資源模型。
但對于“一人企業”的個人,從哪里入手?
其實不用糾結,你未必可以也不必一擊即中,試錯的過程,并非沒有積累。
比如構建能力,做一個高可用的企業級應用,以及后端管理系統,前臺的H5或者小程序。
比如銷售能力,比如對于用戶和需求的識別能力,對于需求的判斷力等等。
但要有體系有復盤的去做。
“謀定而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