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和家里一位叔叔聊天,給我講了許多冬季駕駛的注意事項,叔叔說這是他二十多年總結出來的駕駛經驗,希望我可以把它們分享給年輕的卡友們,讓大家在冬季行車時注意安全和及時預判危險。
進入隆冬時節,霜多、霧多、雨雪多、冰凍多、氣溫低、給我們的駕駛帶來了很多困難,行車存在很多不利因素,給大家一些行車時可以做的防范措施。
第一:集中注意面對冬季特殊天氣
出車的時候要集中精力,避免行車中撥打手機,控制車速、規范行駛。起步、停車、掉頭、轉向、變更車道、會車時都需要預見性的處理打滑、側滑、跑偏、行人和非機動車橫穿等等突發事件,冰雪路面禁止坡道起步。
第二:出車前的檢查不能少
出車前的檢查是每個老司機的必修課,因為大家都明白未雨綢繆,一旦在路上出了問題就會非常麻煩。
出車前要認真檢查車上的是否攜帶足夠的安全設備,車輛轉向、制動、燈光、儀表、喇叭、雨刮器等都需要齊全有效。
霧天出車時應該將風窗玻璃和車燈玻璃擦干凈,按規定打開霧燈、近光燈、前后小燈、示寬燈、尾燈,充分利用燈光提高能見度,看清前方道路,車輛和行人動態。
第三:平穩駕駛是正道
平穩駕駛是冬季行車的必須事項,冬天雪后路滑駕駛時要車速平穩,操作均勻。猛加速、急剎車、突然轉向都是雪地行車非常忌諱的,行進中要平穩加速,保持中低速行駛。
第四:緩加油要知道
在起步和加速時,加油要輕、緩,以防止輪胎打滑和車輛側滑的發生。如果你加油過急,會讓車輛的驅動力大于路面的附著力,造成驅動輪空轉和車輛橫向偏移。
所以油門要控制好,使驅動力等于地面附著力,才能避免打滑、側滑現象的發生。
第五:減速要巧一點
減速時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的阻力來減速,在不拖檔和不踩離合的時候松開油門,使發動機轉速下降,是驅動輪降低轉速,達到車輛減速的目的。
如果需要使用制動器的話,也要先用發動機制動來降低車速,再輕踩剎車。冰雪路面絕對禁止使用緊急制動,防止車輛側滑,沒有ABS的車更要注意防側滑的問題,提車時盡量選擇沒有冰雪的空地、拉緊手剎掛擋、必要時墊一下車輪。
第六:轉向也要慢一點
在轉向時,一定要先減速,適當加大轉彎半徑并且慢打方向盤。方向盤的操作要勻順和緩,不然容易滑,使車尾向外側甩尾。
一般轉彎側滑的原因是因為轉向過猛、轉向輪橫向偏轉,造成車輛前部阻力加大,車尾在慣性作用下向外側甩尾。
一旦發生側滑,可以采取適當回輪來控制。
第七:預見性駕駛很重要
因為冰雪路面很滑的特點,車輛沒法按你的想法去操作,會給行駛帶來很大困難,所以駕駛時要特別小心,要有高度的預見意識。
對將要發生的事做出預判,爭取時間,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因事件發生時無法正確處理而發生事故。
還有,上下坡的時候必須要用低速擋。
第八:路面有積雪時要找參照物
當路面有積雪時,很難判斷道路位置時,要正確的利用行道樹、路標、水渠等來判斷行車路線,沿著道路中心或者積雪比較淺的地方行駛。
若路面傾斜或者成拱形,要選擇平坦處或者道路中間行駛。若有車轍就要跟著車轍,當車轍有結冰且比較淺時,應該騎車轍行駛。
第九:加大車距才保險
冰雪路面的阻力較小,要避免跟車過近,盡量不要超車。雪路制動距離一般是干路的三倍還要多、是潮濕路面的兩倍多、冰路制動是干路的四倍以上距離,是潮濕路面的三倍以上。
所以冰雪路就要嚴格控制車速,自己感覺能剎住是沒用的,車速要不超20公里,跟車距離要大于50米。
第十:根據能見度控制車速
遇到風、雨、雪、霧天能見度在30米以內的時候就要開始注意了,車速最高不要超過20公里,能見度在15米以內就盡量不要超過10公里了。
如果能見度小于5米的時候,你就要趕快尋找適當地點靠路邊停車,打開前小燈后尾燈以防追尾,待大霧減退或者能見度有相當改善之后再走。
編后語
這些駕駛建議都是老叔自己這些年跑車得來的經驗,希望大家都可以從這篇文章里學到一點東西,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年輕卡友是叔叔的愿望。
老叔總和我講,未來都是年輕人的,所以才要把這些好的經驗交給年輕人,讓大家在面對冰雪路面的時候不會慌張,可以平靜的處理那些危險的情況。
老叔說很多人沒啥經驗,平時開車還表現的不錯,但是一遇到情況就蒙了。一些年輕人在遇到事故時太慌張了,不知道如何處理就丟了生命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面對問題是都可以做到膽大心細,車沒了再買就可以,錢沒了,再掙就好,但是生命就只有一次,啥也換不來。
本文特約作者:長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