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體的問題也解答過很多了,因為這本書實在太過震撼,足以用偉大來形容,從出版開始就不斷有各種各樣水平的人在試圖找bug,主要是集中在貼吧里,討論水平比頭條這里的強了很多倍。
頭條這里的答案我翻了下九成以上都是自己理解能力不夠或者看書不仔細,或者我可以說得難聽偏激一點,沒讀五遍以上請別瞎說浪費閱讀者的時間,還有拿現實或者說人類歷史上經驗質疑黑暗森林理論的人我就不想多討論了,基本的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能力都不具備。
熟悉大劉作品的人都知道,三體這本書是大劉所有作品集大成的精華之作,書里能看到他以前每一本書的影子,以前的每一本作品都只能說是國內頂尖作品,和其他的國內知名科幻作家并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總體上來說,大劉以前的作品和國內其他的頂尖科幻作者的作品都是粗糙的,存在大量硬傷,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很多,但是三體三部曲不同,這三部曲耗盡了大劉所有的心血,集中了他所有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以說是他最重視的一個孩子,這本書從擬稿到出版,我相信是經過了大劉這樣水準的人無數次的推敲的,以我的水平和對這本書的理解來看,這本書沒有大的bug,或者我會難聽一點的說只有極少數的智商超群的人才有資格找出可能存在的bug。
在第三部討論bug的意義不大,技術已經脫離了現實水平太多,進入宇宙層面后的劇情拿現實中的邏輯盤點bug,盲人摸象一樣說個一二三四沒意義。
一二部基本就是在看邏輯了,大劉對情節的把握并沒有概括的很籠統,基本沒有那種想當然一筆帶過,人物或者情節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很多地方留下了細節,大部分人認為的bug都是自己看書不夠仔細,這里舉兩個典型的例子:
1.質疑黑暗森林理論的,書里提到了黑暗森林理論只是宇宙中局部存在的,并不是全宇宙的適用法則,書中出現的文明數量并不多,并沒有代表所有文明,第三部中藍星成為了公共星球就可以看出來,宇宙中文明間是存在其他相處方式的,只是黑暗森林理論在地球和三體的情況下完全適用,而黑暗森林也只是三體第二部的名字,糾結這個就有點斷章取義了。
2.有些關于人物劇情選擇的bug可以從人文和情理方面去想通,比如維德最后放棄了和政府軍戰斗獨立,推廣光速飛船技術,從人物的經歷,以及書的層次深度上是說得通的,不多啰嗦。
第二部結尾水滴摧毀地球艦隊后沒有立即擊殺邏輯,一方面是因為三體人因為生存需要一直是采用最有效率的思考方式,邏輯之所以有威脅性是因為他可能東西了黑暗森林理論,而在三體人看來水滴屏蔽了太陽信號就已經消除了隱患,邏輯已經失去了威脅能力,也另一方面印證了作者的那句話,弱小并不是文明生存的最大阻力,傲慢才是!三體人也只是比人類稍微強壯一點的傲慢的蟲子!
這里還是說一下我自己水平自認為能找出來的bug,也算是一個有趣的討論:
以三體人的水平,應該早就發現了太陽系這個最近的最宜居的恒星系,太陽系應該早就成為了整個三體文明熟知的向往的精神目標!而這點在書中并沒有體現。
接下來我會對這一點進行分析,很多人疑惑三體既然具備了星際航行能力為什么還要死磕地球,我也會一一解答,當然天文等基本科學知識都不具備的朋友還是看不懂,還是會繼續問同樣愚蠢的問題,對于這樣的朋友,我能做的只能是建議認真復習一遍高中課本。
一切的前提是星系內部正常的恒星系分布距離是四光年左右,地球和三體也是,也就是說太陽系是離三體最近的恒星系,而三體人其實并不強大,只是比人類稍微強壯一點的蟲子,從知道地球上有文明存在時,三體人才開始展開質子制造智子,智子的能力不用多說,光速飛行,量子糾纏技術信息時時同步,探索宇宙開拓資源,監控和研究自己恒星系和文明內部有無數的好處,要知道贏河系只有十萬光年長一萬光年厚,智子就算探索整個銀河系要花的時間對于文明來說也很短很短,可以說是一勞永逸收獲巨大無比的一項技術。
三體文明這樣的技術,不可能沒有發現離他們最近的這個恒星系這個天堂,對這個生活在水生火熱隨時可能毀滅的文明來說,太陽系這個離他們最近的、穩定的、擁有如此豐富資源、擁有木星這樣天然抵擋隕石小行星屏障的天堂是不可能不知道不向往的,可以說就算沒有葉文潔,三體人一旦研究出智子,研究出星際航行技術,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向太陽系探測,向太陽系移民,而探測的時間只需要短短四年。
所以問題不是葉文潔有沒有發出信號或者回不回答,而是恰巧太陽系宜居離三體又最近,三體人正好發展出了智子這樣便捷的探測技術,地球一定會暴露,葉文潔不發信號或者說不回答也就是多幾十年的事。人類是注定會被三體人攻擊的,一切都不會變。
這樣一分析,那么大劉錯了嗎?沒有,大劉聰明的地方就是很多東西很多細節他都想了,但是他沒有直接寫明了告訴你,要讓你自己去想,這樣作品才有深度廣度可挖掘。
智子技術如此牛逼,如此高回報,要知道智子是光速飛行時時通信,探索宇宙殖民時能省多少力氣?避開多少毀滅的危險?而殖民飛船飛行平均速度僅僅只是百分之一光速,三體人在收到葉文潔信息時才開始開發這項技術,這是什么呢?這是bug嗎?他們腦殘嗎?不是。大劉埋下了伏筆,魔眼文明,這個潛伏在一顆小小質子里,甚至能對三維世界的三體文明進行攻擊的文明,展開質子有極大的風險,所以這項技術只是剛剛開發出來或者一直不敢實際操作,而后期智子逐漸變多,也可以推測是實際操作后技術取得了進步,可控性變高,從我分析來看,三體文明的性格是不太敢去賭的,這個文明沒有一點賭的資本,一旦賭輸,就是賠上整個文明,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開發這項技術。
那三體人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了嗎?到了!這就要說到三體人為什么要死磕太陽系了。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文明已經受盡了太多摧殘,形成了簡單高效的思考模式和邏輯判斷集權體系,要求他們必須選擇收益最大化的選項,以他們的技術,來到太陽系后他們將永絕后患,一直生存發展下去,再也不用受環境資源限制,而威脅到文明生存,而像太陽系一樣神奇的神賜之地在宇宙中其實是很少的。
另一方面他們恐懼地球文明,注意大劉布置的細節,三體觀測員說的是不要回答!否則我們的艦隊將會占領你們的星系!說明那時三體人已經擁有了星際航行技術,只是代價過大,太冒險,而伊文斯剛開始與三體人接觸時是在船上建了廣播臺,幾十年后才是智子交流,所以是先有航行技術再有的智子技術的,三體人因為思維和社會體制原因,科學發展速度是呈線性,而地球科學發展速度是逐漸加快的爆炸速度,如果不開發智子封鎖地球科技,三體艦隊航行平均速度是百分之一光速,四百年后來的時候只是自投羅網,就算不來,也只能等著人類科技反超被人類侵略,所以他們沒有選擇,必須也只能全力死磕太陽系。
再就是要搞明白幾個速度和時間,智子光速四年,水滴約十分之一光速或者更高幾十年,艦隊百分之一光速四百年。
另外可以分析出來水滴是三體艦隊航行到一半時后來才研發出來的技術,三體艦隊最高速度是十分之一光速,由于要躲避星際塵埃需要很多次加減速度,所以艦隊平均航行速度是百分之一光速,而水滴沒有這種顧慮,不需要加減速,十分之一光速飛行只需要幾十年,如果三體出發時就研究出了水滴,早點發射人類早就完蛋了,把地球上每一個電子元件每一個人打死都沒問題,水滴干掉地球艦隊的時候剛剛才到達地球只有一個解釋,他們撐不住了!
那時就算封鎖了地球基礎物理科學發展,三體艦隊的航行速度和規模也已經被人類艦隊超過,而且三體第一艦隊當時航行到一半越過隕石帶時,部分飛船受到了損傷,這說明了什么,動動你的腦子想想看。
三體第一艦隊出發時是很倉促的,觀測員的待遇說明了這個社會資源并不豐富,第一艦隊出發是被逼著沒有辦法準備封鎖人類科技,用飛船占領太陽系,而飛到中途發現羅輯可能發現了黑暗森林法則,三體才用運氣或者說積累正好開發出了水滴技術提早到達地球消滅了地球部隊。
要知道那時候地球是有廣播能力的,這是三體人最怕的,而水滴只來了一個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三體人也只有這一個機會!他們沒有其他的辦法對抗人類,他們僅僅快了一步而已。
你看,大劉多么厲害,這么多東西,書里都沒有寫明,都需要你根據細節一個一個推敲,我發現的bug也僅僅只是,書中三體沒有很早的把地球或者說太陽系當成向往的,準備殖民的目標而已。
然而這一點也能說通,三體人也許早把太陽系作為發展的目標,只是智子技術有風險,航行技術不成熟代價大,文明性格決定不會輕易冒險而已,但遲早會去的。
書中沒有寫明三體人早就向往太陽系也是為了凸顯劇情的張力,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同樣的事情用兩種不同的表現方法,一個隨時可能被毀滅的強大文明突然有一天收到了一個住在觸手可及的天堂里嬌生慣養的弱小文明發來的信息,換成一個隨時可能毀滅的文明收拾好了行李準備換一個很早就物色好了大房子時發現這房子里住了一只蟑螂這樣寡淡如水的情節,大劉為了體現矛盾的尖銳這樣設計三體人對太陽系的看法就無可厚非了。
再就是第三部中人類為什么發展速度感覺還是不如三體,是因為云天明以及文化的學習,讓三體人開了腦洞,雖然書中沒有明說,只說了三體人很害羞,覺得自己的文化粗糙,不愿意透漏自己的文化,還是可以看到三體的社會結構,思想方式政治體系等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一定產生了技術爆炸,并且一直在傳輸錯誤的科學體系誘導人類科技往偏路上走,所以第三部里關于技術的bug這一點都能解釋通,另外第三部里三體并不是被人類打敗了,人類和三體是平等的,三體母星隨時可能毀滅,只有一二艦隊的人流浪出來,人類和三體只能相互威脅,地位是平等的,人類播放三體位置后三體一樣會播放太陽系坐標,所以人類其實并不能逼三體做太多事情,三體母星被摧毀,三體人撤場之后人類智子屏蔽器還有太空站和曲率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說明了三體人這些所謂的高科技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