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近代史中,人們最大的兩個任務,就是對內反對封建制度,對外反抗帝國主義。這是因為,這對應著內憂與外患的兩座大山,死死地壓在了人民的身上, 成為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巨大阻力。
胡雪巖出生于1823年,從小生長在安徽湖里村的一戶極其貧苦的農家之中,很小的時候就要幫著當地的地主放牛來賺取微薄的薪水,但即便如此,胡雪巖還總是吃不飽穿不暖。
1835年,12歲的胡雪巖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失去了頂梁柱的家里再也無法支撐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從次年開始,胡雪巖就開始了流浪生活,他當過乞丐,當過跑腿,還給人倒過夜壺,最終被杭州的一個錢莊收留,在錢莊里開始當起了學徒。
他曾經在下雨天的時候忘記帶傘,正準備淋雨的時候,有個陌生人給他打上了一把傘。胡雪巖從此將此事銘記于心,今后的每一天身邊都會帶把傘,一旦下雨的時候發現有人沒有傘,他都會給別人打傘送別人去目的地,因此得到了周圍所有人的喜歡,其中還包括了阜康錢莊的于掌柜。
1842年的時候,因為胡雪巖的勤奮與善良,于掌柜將其收為徒弟,實際上卻將其當做親生兒子對待,將自己一生經商的本事全都言傳身教給了胡雪巖不說,在他死后還將價值整整5000兩白銀的錢莊全都留給了胡雪巖。
胡雪巖有了左宗棠這個背景之后,浙江的商賈乃至官將都開始將自己的錢財存入胡雪巖的阜康錢莊之中。有了大量資金的注入,胡雪巖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錢莊分號,短短幾年的時間,他的身家已經超過了千萬白銀!
但即便如此,胡雪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有了錢之后的胡雪巖還專門開設了一家名為“胡慶余堂”的中藥店,這家中藥店生產了大量物美價廉的中藥,甚至還會免費發放給平民百姓。同時,由他建設的粥鋪、善堂等等民間機構也紛紛運作起來,免費給人們提供吃食、居所,并且給當時死在亂世之中的人們施以安葬。因此,胡雪巖作為商人,卻并不遭人憎恨,在民間一直有“大善人”、“財神爺”的稱呼。
1873年,彼時新疆和伊犁都已經落入外敵之手,左宗棠受命收復新疆。此次西征路途遙遠,戰線極長,以清朝彼時的物流能力,在軍資援助上不僅量不夠,而且時間長。因此左宗棠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快速拿下南北疆。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的就是足夠的軍餉。
彼時清朝內部遭慈禧掣肘,左宗棠得到的朝廷軍費自然不多。左宗棠只能想辦法向外資借債,但是彼時想要從洋人手里借錢,即使是左宗棠這樣的總督大臣都很難辦成,但是胡雪巖卻撮合成了這件事,硬生生從洋商手里總計借到了1800多萬兩白銀,而作為擔保的,就是胡雪巖在整個淮南地區的產業!
好在左宗棠最終獲得了勝利,而胡雪巖的聲名也達到了頂峰。他不僅因此獲得了二品頂戴,受命總辦“四省公庫”,而且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好名聲,那就是新疆的收復,胡雪巖是居功甚偉的!
但之后跟洋商對壘一事,卻將胡雪巖打入了谷底。1882年時,外商靠著先進的機械設備加上之前各種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優待政策,幾乎將國內的絲繭貿易盡數壟斷。
一開始,胡雪巖靠著雄厚的資金將國內蠶絲盡數收購,幾百萬擔蠶絲流入了胡雪巖的絲庫之中。控制了原料,就是控制了絲繭產業鏈的上游生態,外商能夠獲得的原料大減,自然整個生產規模都要大幅下降,進而失去市場競爭力。,因此胡雪巖一開始就占據了這場商戰的絕對上風。
可讓胡雪巖沒想到的是,剛好這一年,歐洲本土和殖民地的生絲產量突然豐收且遠超往年,給外商輸入了一大口血。更重要的是,此時清朝又跟法國打了起來,時局再次發生了動蕩,致使清朝內部爆發了一波金融危機,生絲市場變得蕭條不已,人們開始節衣縮食,壓根沒人買絲質產品。
因此在1883年的時候,胡雪巖只能將蠶絲廠草草賤賣,一下子虧損了1000萬兩白銀,相當于胡雪巖身家的一半。但即便如此,胡雪巖身家依然十分豐厚,靠著他遍布全國的阜康錢莊,完全還能東山再起。
可此時又發生了變故。在此之前,胡雪巖背靠左宗棠,可謂是真正的有錢有權,便是巡撫乃至總督見到胡雪巖都要禮讓三分。可此時的胡雪巖卻輸掉了中外商戰,同時左宗棠在朝廷內部勢力也輸給了李鴻章,加上中法戰爭引發的金融危機,導致曾經對胡雪巖畢恭畢敬的地方封建官僚豪紳,都開始趁火打劫。
而最后他們也的確做到了,阜康錢莊金庫虛空,錢莊資金鏈也徹底斷裂,清廷隨即便下旨革了胡雪巖的官職,宣布了胡雪巖的破產,并且派遣左宗棠前去清查胡雪巖的賬目,以追繳胡雪巖的欠款,簡單點說,其實就是抄家抵債。
就這樣,胡雪巖不僅敗在了帝國主義帶來的外商手中,更是遭受了封建官僚的致命一擊,從此再也無法翻身。而唯一的好消息,是清廷派了左宗棠來清理賬目。左宗棠雖然實力不及李鴻章,但到底手握重兵,絕不是這些普通官僚惹得起的。
因此,左宗棠來到之后,對于這個曾經對自己助力良多的商人,他也盡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勢力,壓制那些敲詐勒索的官僚。在左宗棠親自坐鎮的情況下,這些封建官僚地主不僅不敢加價勒索,甚至還主動降價,只想趕緊抽身,不要被左宗棠盯上。
胡雪巖出身微末,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加上一定的機遇,一步一步坐到了淮南首富的位置,最終卻在帝國主義的資本和封建官僚的敲詐兩相夾攻之下遺憾落幕。連胡雪巖這樣的人都是如此的命運,更何況普通百姓呢?由此也就足見當時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對于中國的危害了,而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時的歷史任務,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