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慢性乙肝及丙肝感染者有四分之一在中國,全球罹患肝癌者有一半在中國。
肝臟發生癌變,雖然早期不痛不癢,很難被患者察覺,但其實發生肝癌,身體會有諸多的提醒信號,如果能及時察覺,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林先生最近總感覺渾身無力,并且眼睛和身上都有異常發黃的保險,之前對肝癌有所了解的他,趕緊到了醫院進行肝臟功能的檢查。
經過多項檢查和病理確認,林先生是患上了肝癌,幸運的是,林先生跟家人配型成功,進行活體肝移植手術后,保住了性命。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年紀輕輕的林先生患上肝癌的呢?
原來,林先生的父親在幾年前去世了,所以他就把老母親接到城里來方便照顧,看著兒子媳婦每天忙于工作,老太太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所以家里的一日三餐都由她負責。
起先林先生也不同意,但是后來想了想做點飯也累不著老人家,還能給她找點事情做,所以也就默許了。
但是老年人難免節儉,平時做飯的時候吃剩下的菜,雖然每次林先生都囑咐倒掉,但是老母親都是嘴上同意,然后再偷偷的留下來,下頓和新菜一起做了吃。
漸漸的,林先生覺得自己的老母親也不容易,也就不說了。
醫生說,長期吃隔夜飯,會增加發生肝癌的機會。
食物放置8小時以上就相當于隔夜,并不是食物放了要過一個晚上才算隔夜。
放置時間太久的食物,容易受到黃曲霉菌的污染,產生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會導致肝損傷,肝細胞壞死,如果大量的攝入,會誘發肝癌。
另外隔夜飯菜產生的亞硝酸鹽,增加發生癌癥的可能性。
再者,林先生本來就是一位肝炎患者,肝臟要比健康的人抵抗力差很多,所以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肝臟發生癌變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第一樣:裂縫的菜板,筷子
久用不換的菜板和筷子,就會出現裂縫,而這兩樣東西又是我們每頓飯必須用到的工具,如果長時間的使用,吃飯時的蔬菜和米飯就會留在縫隙當中。
長期如此,洗不干凈,就會發霉,產生黃曲霉素,等下次吃飯的時候又會被進食到嘴里。
第二樣:發苦的堅果
大家吃瓜子花生時都遇到過發苦的堅果,一般都會直接吐掉,畢竟很難吃。這種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并且漱口,避免有殘渣在嘴里存留。
第三樣:小作坊的植物油
小作坊的生產工藝大多比較簡單,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無法去除有害物質,如果原材料發霉,所榨出的油中就可能帶入黃曲霉素,所以買油應認準有信譽的大品牌。
另外,久放的植物油也可能會產生少量黃曲霉素。
煮飯能殺死黃曲霉毒素嗎?
很多人認為有黃曲霉毒素不要緊,煮一煮肯定就殺死了,但事實并非如此,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不能將黃曲霉素破壞,因為黃曲霉素裂解溫度為280℃。
只有達到280℃的時候,才能滅活,一般的烹飪方法都不能消毒。而且黃曲霉毒素對紫外線有抵抗力,消毒碗柜也無法殺死它。
第一件:多喝水
多喝水,促進血液循環,是幫助身體排毒的有效方式之一。
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效果更佳。尤其是,早起后,最好喝一杯白開水,更有利于肝腎排毒。
此外,喝水的時候,加點護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飲,排肝毒,效果更佳。
自制:蒲公英黃玉蘭茶,由蒲公英和黃玉蘭適當比例搭配而成。
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植物,能夠清肝火、排肝毒、消肝炎,修復肝損傷。同時,蒲公英有很好的解郁散結作用,可以幫助紓解肝郁,讓肝氣順達,對肝病人的恢復十分有幫助。
黃玉蘭是來自歐洲一特種食材,后被錄入我國藥典,歸肝經,也是“藥食同源”的小植物,有很好保肝護肝的作用。
研究發現,黃玉蘭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保護肝細胞健康,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對于排肝毒,修復肝臟細胞,保護肝臟健康,效果顯著。
第二件:少糖分
糖分是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罪魁”之一,尤其是果糖被認為傷肝最深。
不過新鮮水果中所含的果糖對肝臟健康是有益的,要注意減少其他食物來源中的果糖攝取量,并要少吃果脯。
第三件:適量運動,控制體重
運動能促進熱量消耗,脂肪燃燒,利于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者,肝臟不會太好。主要是肝臟代謝、解毒等負擔加重,容易患脂肪肝。健康的控制體重、減肥的方法就是,保證均衡的飲食,擁有規律的運動。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