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發出刺耳的聲音,一患者從救護車中下來,被推到急救室進行搶救,搶救室外家人焦急地走來走去,有的甚至泣不成聲。
這是徐X因胃部大出血入院搶救的情景,68歲的徐X因為有高血脂和高血壓,半年之前聽朋友說:有慢性病尤其是過了60歲的人,就是心梗、腦梗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天服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由于徐X的母親就是因為腦梗癱瘓在床多年,為了防止自己步入母親的后塵,就接受了朋友的建議,每天按時服用降壓藥、降脂藥和阿司匹林。
幾天前,徐X感覺腹痛、惡心,但是并沒有太當回事,只認為是自己的胃病犯了,但是一天中午卻突然出現吐血、眩暈的癥狀,家人趕緊撥打120將他送到了醫院,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阿司匹林一直以來被譽為“神藥”,在多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其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環氧化酶,從而阻斷血栓素A2的合成,發揮抗血小板的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防止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被認為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的確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風險,從而降低心梗、腦梗等發病的風險;另一方面,阿司匹林會導致出血風險升高,最嚴重的是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
因此,如何平衡阿司匹林的療效和不良反應,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點!
10月12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發布最新聲明草案指出:60歲及以上人群不應使用阿司匹林作為一級預防,因為最新的證據證明,使用阿司匹林潛在的危害會抵消獲益!對于40-59歲的人群,需要與臨床醫生共同決定是否開始服用阿司匹林!
2018年的3項大型臨床試驗和1項薈萃分析指出,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健康老人服用阿司匹林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會有害,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應用阿司匹林后,雖然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出血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功過相抵,并且研究進一步確定,對于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并不能有任何的獲益!
之后《歐洲心臟雜志》發表了一篇大型薈萃分析指出:無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應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功不抵過,不推薦,之后國外的一系列指南都降低了阿司匹林用于一級預防的推薦度,其應用也做了更多的限制。
阿司匹林雖然一直被稱為“神藥”,具有抗血栓,解熱鎮痛,抗炎等多種作用,近幾年關于其抗癌的證據也在不斷地被挖掘出來,但是,使用阿司匹林,用對是寶,用錯有害,如何用藥?提醒患者要注意3點!
需要進行二級預防(心梗、腦梗等已經有臨床癥狀,為了避免并發癥的出現,進行二級預防)的患者,必須吃阿司匹林,比如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進行介入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卒中或者短暫性腦出血發作的患者;缺血性腦卒中的急性期患者;外周動脈性疾病患者等。
需要一級預防的患者,大量臨床試驗指出,大于60歲的患者及小于40歲的患者不給予推薦,40-59歲的患者,需要醫生綜合獲益和風險,并與患者積極溝通后,再確定是否使用!
阿司匹林有普通片、腸溶片、泡騰片、膠囊和散劑,應用最多的是腸溶劑,主要原因為阿司匹林腸溶片在胃內不溶解釋放,因此不會刺激胃粘膜,在腸內堿性溶液中溶解、吸收、起作用,因此需要空腹服用,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消化道的損傷,減少出血的風險。
阿司匹林的日常維持使用劑量推薦為75-150mg,至于早上吃或者晚上吃并沒有區別,因為阿司匹林是即刻起效,抑制血小板的產生,但是人的身體每天都有血小板產生,因此必須每天都服用才有效,臨床研究顯示,服用5-7天,就可以達到穩定的效果。
臨床上最嚴重和最常見的就是胃腸道出血,胃潰瘍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僅僅是消化不良或者淺表性胃炎,使用阿司匹林是沒有太大關系的。但是為了預防阿司匹林導致的胃腸道出血,可以聯合使用抑酸的藥物,比如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出血的風險。
阿司匹林是一把雙刃劍,一定不要私自用藥,如果需要使用,可以咨詢醫生或者專業人士,根據他們評估的風險與獲益,再確定是否需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