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作為衡量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國2020年的GDP雖然有一些波動,但是交出的成績單卻令人感到驚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實現了1015986億元的GDP總值,同比增長2.3%。在城市經濟上,2020年我國新增了6個“萬億城市”,分別是泉州、福州、濟南、合肥、南通和西安,目前我國有23座城市已經加入了“萬億俱樂部”。
在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我國各個城市的經濟情況時,我國GDP千億縣的排名也出爐了。縣域經濟目前在我國依然屬于比較重要的區(qū)域經濟范疇,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有2846個縣級行政區(qū),這些縣級行政區(qū)的經濟情況也對我國整體的經濟運行有著一定的影響。
縣域經濟和省市經濟一樣,也有相應的一條指標線,只要一個縣的GDP總量超過了1000億元,那么就算是經濟發(fā)展得比較好的。根據專業(yè)機構的統(tǒng)計來看,2020年我國新增了5個“千億縣”,由此,全國“千億縣”的數量達到了38個。江蘇省有16個縣上榜,前十的排名中有5個縣都來自江蘇省。其中,江蘇省的昆山作為全國經濟第一縣,已經連續(xù)多年位居榜首了,2020年其GDP總值更是高達4250億元。
昆山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得這么好,也和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關。地處長江三角洲,背靠上海,昆山作為上海經濟圈中重要的新興城市,其產業(yè)十分發(fā)達,不僅僅有上千家臺資企業(yè),還有國內著名的工業(yè)園區(qū)。
因此昆山的經濟水平相當于江蘇省的一個市,在2020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的GDP水平為4220億元,比昆山低了30億元,再把昆山放到全國31省中比較,昆山的GDP總量還趕超了寧夏。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昆山這個經濟強縣之外,江蘇省還有江陰、張家港,常熟和宜興這4個縣位居千億縣排行榜前十,這幾個縣的GDP總量分別為4114億元、2710億元、2360億元和2008億元,不難看出,這些縣的GDP總量均在2000億元以上,江蘇省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看到這里也會有人感到好奇,廣東省的千億縣有幾個呢?對于不少了解廣東省區(qū)域經濟的人想必都知道,答案肯定是0個。
近幾年來,我國很多地方都在進行撤縣設區(qū),在2014年-2016年期間,我國每年撤縣設區(qū)的案例平均在30起左右。廣東省此前也把經濟比較強的幾個縣進行了撤縣設區(qū),就拿深圳市來說,早期的時候深圳市本來也是一個縣,在1979年1月,寶安縣被撤銷,設立了深圳市。
廣州也差不多,早期把縣級行政區(qū)增城市和從化市均進行了“撤縣設區(qū)”,均改成了增城區(qū)和從化區(qū)。因此現在廣東省剩下的一些縣域單位的競爭優(yōu)勢并不大,這也導致了38個千億縣中,廣東省一個都沒有。
不過這并不代表廣東省的經濟實力不行,畢竟廣東省已經連續(xù)多年蟬聯全國31省GDP排行榜的榜首。2020年廣東省的GDP總量為110760.94億元,江蘇省的GDP為102700億元,兩者之間仍有一定差距。廣東省雖然沒有一個縣域單位上榜,但是如果要按照區(qū)來比較的話,深圳南山區(qū)在去年實現了超6500億元的GDP總量,比江蘇昆山還要多出2000億元。
因此在對比經濟情況的時候,還需要統(tǒng)籌分析各個城市之間的差異,千億縣也不過只是一個參考,要想具體對比廣東省和江蘇省的經濟情況,還需要從GDP總量、人均GDP等指標入手。
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江蘇省近幾年的發(fā)展勢頭確實比較強勁,去年江蘇省的GDP增速為3.7%,廣東省的GDP增速為2.3%。不知道江蘇省何時能在GDP總量上趕超廣東省呢?還請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