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讀者咨詢:
許多大型研究已經證實,他汀類藥物可以:
· 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隨著他汀類藥物的廣泛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患者常因顧慮他汀類藥物的安全性而導致用藥不足。
今天我們特意邀請北京朝陽醫院藥師馬卓,為您解讀一下”他汀安全一二三“。
他汀類藥物的臨床地位
他汀類藥物,即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藥,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藥物,廣泛應用于高脂血癥的治療。
他汀類藥物分為水溶性、脂溶性兩類。
· 親水性他汀(水溶性):不易進入肝臟外的其他組織,表現為具有良好的肝選擇性和肌肉安全性。有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 親脂性他?。ㄖ苄裕焊状┻^血腦屏障,并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
他汀類藥物,不僅是指南推薦的治療血脂異常的一線用藥,也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藥物,其心血管獲益已得到反復證實和充分肯定。在臨床中,常常有患者由于擔心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不能遵醫囑服藥,正確認識和處理他汀不良反應十分重要。
他汀類的安全性
他汀類藥物總體安全性良好,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嚴重的不良反應分析:
1.他汀與肝臟安全性。
(1)他汀引起肝臟損害的發生率:
· 肝功能衰竭發生率約為 0.2/100 萬;
· 轉氨酶升高發生率約為0.5%-2%;
· 大多數的肝功能異常發生在他汀治療開始的前三個月。
(2)相關禁忌證:
· 禁用于活動性肝?。?/p>
· 不明原因轉氨酶持續升高;
· 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3倍;
· 失代償性肝硬化;
·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慢性肝臟疾病或代償性肝硬化不屬此類藥禁忌證。
(3)如何監測:FDA推薦在開始他汀類治療前。
· 需要進行初始的轉氨酶評估;
· 在開始治療之后,只有出現肝毒性的癥狀時,才需要再次評估轉氨酶水平。
《他汀類藥物安全性評價專家共識》推薦:
· 他汀治療開始后4-8周復查肝功能;
· 如無異常,逐步調整為6-12個月復查1次;
· 轉氨酶超過正常上限值3倍,應暫停給藥;
· 且仍需每周復查肝功能,直至恢復正常。
2.他汀與肌肉安全性。
(1)他汀引起肌病發生率:
· 他汀所致肌病的發生率為1.5%-5%;
· 發生橫紋肌溶解風險約為0.04%-0.2%。
(2)易患因素:
(3)如何監測:目前國內外指南建議在開始他汀治療前檢測肌酸激酶(CK),治療期間定期監測。
用藥期間出現肌肉不適或無力癥狀以及排褐色尿時,應及時監測CK;
如果發生或高度懷疑肌炎,應立即停止他汀治療;
CK升高至10倍正常上限也是停藥指征。
(4)如何解決:
發生橫紋肌溶解的患者不應再嘗試其他他汀;
發生肌病或肌痛的患者可通過減少他汀劑量,更換為親水性他汀,聯合依折麥布降脂治療,避免與他汀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藥品,或采用隔日給藥等方法。
3.他汀與新發糖尿病。
雖然有研究顯示他汀的治療會在很小程度上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但這不足以成為我們放棄使用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理由。
因為他汀治療對于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益處要遠超過所增加的小概率新發糖尿病風險帶來的壞處。
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認識他汀類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能夠做到及時監測與防治,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應用他汀類藥物,從而提高長期堅持服用他汀所產生的臨床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