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是禾本科玉蜀黍屬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頭,又名玉麥須、玉米胡子、玉米花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材標準》1985版 (一部) 收錄的常用藥材品種。首次記錄于《滇南本草》,《嶺南采藥錄》中也有玉米須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的記載。
玉米須中的主要成分為總黃酮、總多糖、揮發性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等。玉米須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所組成。玉米須揮發性成分則包括醇類、醛類、酮類、酚類、酯類、烷烴、芳烴等, 其中主要揮發性成分是酚類、酯類和多環芳烴類。近年來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 玉米須中含有的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應,對糖尿病具有治療作用。
玉米須總黃酮
相關研究表明, 黃酮類天然藥物有效成分能通過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擬胰島素作用、抗炎、抑制醛糖還原酶和抑制蛋白糖基化等途徑防治糖尿病, 并可通過抵抗血小板凝集、微血管病變等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有研究者探討了玉米須總黃酮對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相關指標影響, 結果表明玉米須總黃酮能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清中乳酸含量,糖化血紅蛋的含量,并能改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模型動物血液高黏狀態, 改善血液循環。
玉米須總皂苷
中藥皂苷是一類高藥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 研究表明中藥皂苷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糖基化、抑制α-淀粉酶和促進胰島細胞分泌等作用,通過降血糖、調血脂、改善胰島素水平和糖耐量等途徑起到有效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有研究報道玉米須總皂苷可明顯對抗鏈脲佐菌素加灌服蔗糖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部分β細胞萎縮,同時可使糖耐量降低得到明顯改善,并能保護鏈脲佐菌素所致的腎臟病變和胰島損傷。隨后在玉米須總皂苷對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生化指標的影響中, 發現玉米須總皂苷可顯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血肌酐、尿肌酐水平。同時,有報道稱玉米須總皂苷對四氧嘧啶加葡萄糖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胰島損傷也有保護作用。
玉米須多糖
多數研究表明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主要體現在降低肝糖原、促進外周組織器官對糖的利用、促進降糖激素和抑制升糖激素作用、保護胰島細胞以及調節糖代謝酶活性這五個方面。另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植物多糖可能的降糖作用機制, 如增加胰島素受體或提高其親和力、改善微循環、防止脂質過氧化等。實驗表明玉米須的降血糖機制是通過合成肝糖原來調節血糖代謝, 或可能與調節胰島細胞的分泌有關。研究人員探討了玉米須多糖對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代謝的影響, 同時研究玉米須多糖對正常小鼠血糖的影響。結果表明玉米須多糖對糖尿病小鼠有明顯的降糖作用, 能夠促進肝糖原合成, 并對糖尿病小鼠糖代謝器官損傷有修復作用。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想要獲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知識可在評論區或私信中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