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泌尿系結石
妊娠合并泌尿系結石臨床較為少見,發病率約為1∶2 500~1∶1 500,但是準媽媽對此都非常擔心,既擔心寶寶又擔心自己的身體。據統計,妊娠期和尿路結石有關的早產約占早產總數的40%;因疼痛需入院治療的準媽媽中,尿路結癥是最常見的非產科病因,但其診斷、治療也較為棘手。因此,正確處理妊娠期泌尿系結石對保障孕婦和胎兒極其重要。
其發病原因可能跟妊娠期泌尿系統解剖發生改變(如擴張輸尿管的激素原理和輸尿管通暢性發生改變的原理)以及磷酸鈣代謝改變等可能是孕婦泌尿系結石形成的原因。一般認為妊娠期雌激素水平相對較低,而孕激素水平升高;前者會使血鈣升高,尿鈣排量相對增加;后者則使孕婦輸尿管增粗,蠕動減弱,尿流緩慢。上述2種因素導致孕婦易患腎及輸尿管結石。此外妊娠時增大而且右旋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也是妊娠合并上尿路結石或者腎積水的成因之一,且發病率右側多于左側。
出于對孕婦及胎兒健康方面的考慮,目前國內外學者推薦妊娠期泌尿系結石的診斷首先選用超聲檢查。有經驗的醫生使用B型超聲敏感性和特異性為95.2%和87%。但遇到輸尿管中下段結石,腸氣干擾,結石小或疏松者,尤其是腎積水不明顯或無積水者,B型超聲常難以做出肯定的診斷,而此時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則有其獨到之處。另外,對于超聲不能確診患者,有專家建議,同位素腎圖是第2選擇,認為對胎兒是無害的。磁共振尿路成像(MRU)不僅可以診斷梗阻、結石,還能夠評估腎功能,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積水,有望成為孕期理想的檢查手段,缺點是價格昂貴;對于泌尿系平片及靜脈腎盂造影,由于X射線對母嬰的危害及造影困難而限制了它的應用,臨床上很少應用;而CT檢查也不作為妊娠期泌尿系結石常規檢查。
那妊娠時患了泌尿系結石那該怎么辦呢?其實等待觀察是最簡單也是最理想的選擇。部分患者可安全地渡過妊娠期,結石留待分娩后再處理;少數結石可自行排出。在此期間,孕婦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同時大量飲水,保證充足尿量。定期檢查泌尿系統和腎功能。一旦出現疼痛癥狀、尿路感染或腎積水加重,應及時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但是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怎么辦?藥物治療也能獲得滿意的效果,而且對寶寶也不會有大的影響!一般可給予解痙鎮痛藥以及靜脈輸液,注意休息、多飲水,絞痛多能緩解。此外控制泌尿系感染對治療妊娠并發上尿路結石至關重要。妊娠期上尿路結石梗阻、感染可能并發敗血癥而危及孕婦和胎兒安全,可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及時正確地選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據FDA妊娠期用藥對胎兒危險度分類,可選用B級的青霉素及頭孢類抗生素。
大多數妊娠期尿石癥可經保守治療而得到控制或治愈,但出現下列情況時應采取積極的外科治療:
(1)結石梗阻積水合并感染,經藥物控制不佳;
(2)雙側輸尿管梗阻或孤立腎合并梗阻影響腎功能;
(3)腎絞痛頻繁發作或疼痛不能緩解。
目前較多采用的是經皮腎穿刺造瘺和經尿道輸尿管支架管置入,2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經皮腎穿刺造瘺容易成功,但會造成創傷且有出血、感染、造瘺管脫落、術后護理要求高的缺陷。經尿道輸尿管支架管置入術后不需特殊護理,可為以后行輸尿管鏡腔內治療提供引導作用,但長期放置引流管可能因尿液返流引發感染、引流管尿鹽沉積,甚至管腔阻塞。對于妊娠期采用輸尿管鏡下碎石或取石,其操作復雜,有引起先兆流產、輸尿管穿孔等并發癥的可能,故一般不應用。
妊娠期尿石癥發病率并不高,但卻是一個難以處理的臨床問題。目前尚無一個統一的、標準的診斷和治療妊娠期泌尿系結石的方案。超聲是首選檢查手段,無法確診者可選用同位素腎圖或MRU。妊娠期泌尿系結石診斷明確后,如果無腎盂積水、膿毒癥或腎功能障礙,應首先采取保守治療或者藥物治療。一旦出現腎功能衰竭、膿毒癥及保守治療失敗者,應行積極的外科治,經皮腎穿刺造瘺或經尿道輸尿管支架管置入應為首選。
來源:華西醫院泌尿外科